瑤光女王的北上,基本上是一個必然,這也是李尋秋與左雨晴等人反覆推敲出的,瑤光女王最合理的選擇。

近三千重塑靈體的靈將,自從將神識煉入主腦,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靈族社會之始,在全新多樣化的輿論引導之下,就已經大踏步的向御天靈城靠攏。

直到針對魔靈軍團的運動戰取得了空前的勝利,當魔靈軍團遠遁西南解除威脅的時候,原先瑤光王城的近三千名靈將就已經歸心。

智慧生命的本能是跟隨強者,更是要追隨勝利!

而李尋秋與左雨晴設計出來的,就是御天靈城在不斷地日新月異,不斷地創造奇蹟,不斷地走向勝利與輝煌。

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最凝聚人心的力量!

所以,以種群延續為目標的青松子才會堅定信念,站在新生的明光靈族一邊。

所以,更醉心於制器研究的無憂子才會堅定選擇,站在思『潮』開放的御天靈城一邊。

至於並不需要表態的靈將們,他們骨子裡雖然保持了對瑤光女王的敬畏,但同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自身的需求,會選擇更加包容、更加多樣化的御天靈城。

在女王陛下的身上,他們能夠得到的是威懾,但在御天靈城這裡,他們得到的是尊重與價值展現的認同,而不僅僅是一顆無足輕重的棋子。

他們即便是為御天靈城犧牲了,也可以在英靈殿追授烈士,歲歲祭祀,名垂千古。

而且他們的再次轉生,還可以得到功勳福報的餘蔭,助力再次修行!這樣的制度,更是眾人歸心的主要原因。

其他的靈士、靈卒等普通靈族,連棋子都不是,恐怕就更不必細說了!

因此,方知舟等人擔憂的女王甦醒的危險因素,已經隨著時間的拖延而趨於安全,不會出現瑤光女王一呼百諾,自己卻眾叛親離的局面。

他們唯一擔心的是,瑤光女王會不會在盛怒之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兩敗俱傷的大戰一場。

現在看來,她畢竟是屹立無數年的一代雄主,還有著足夠的自制力,也有著足夠的氣度。

這要換做是一般人,自己安排的金蟬脫殼計劃執行不力,得力的臂膀手下或折損殆盡,或改換門庭,千萬年的傳承一朝盡散,付諸東流,豈能不怒?豈能不歇斯底里?

但瑤光女王連厲聲呵斥都沒有,更不用說出手懲戒、發洩怒氣之類,就這麼飄然而去!

或許在她眼中,這樣的表現就是一種失態,一種自我否定,一種自取其辱。

又或許,從瑤光王城毀滅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對東山再起不抱什麼希望了,所以也就聽之任之了……

但這一切,都隱藏在瑤光女王冰冷的面孔之下,已經不得而知了!

李尋秋與左雨晴再度出現在轉生神座之上,看向了青松子,看向了無憂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們即便是迴歸物質界,但透過識海里的智腦終端,依然可以看見剛才的現場直播。

也直到這個時候,她們才完全相信,青松子和無憂子是與大家站在了同一艘船上,是志同道合的夥伴。

其實,向所有明光靈族開放現場直播,也未必不是在『逼』迫兩位靈帥保持承諾的立場,而不是搖擺不定。

“青松長老,無憂長老,道路的選擇關乎明光靈族的前程,這是大義,不是私情。只要我們把這條路走好了,女王陛下將來會理解的。”李尋秋輕輕地勸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