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直覺?(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他想想還是算了,怎麼也比以前的『藥』渣味強了無數倍。
誰讓他是補氣丹消耗的大胃王呢?他自己的消耗已經是四級武者的兩三倍了,也只能是把補氣丹當糖豆一樣往嘴裡丟,怨誰去?
嚼著補氣丹,方知舟走到辦公桌前,開啟了電腦,點開了辦公網上的任務列表。
這是透過管控平臺推送的檔案、報表、請示彙報等等。
需要批覆的報告,只有一份!
是關於長生集團閒置資金的投資理財計劃,總共四個專案,總投資四百九十億元。
分別是定投飛鳥地產二十億,定投幻夢電子四十億,合資參股華圖世紀七十億元,以及合資建廠騰雲晶片三百五十億元,專案中介費十億元。
後面是詳細的投資分析報告,以及陳希妍、李春蘭、容國英、柳青等人的同意表決。
方知舟微微皺了皺眉,資本追求效益最大化,而當今投資的主題就是網路、電子、遊戲、大資料等新興產業。
對於投資,方知舟並不反對,方知舟有些擔心的是投資太大,擴張太快。
長生集團這兩三年以投資建設為主,花錢如流水,短期之內的回報還難以支撐開銷。
粗略計算,按長生集團的規劃,如果要在特勤部五區分別建立上規模的生態基地,應該在二百五十億左右,這還不包括長生安保的投入。
雖然眼下看來,長生安保簽了近十億的合同,開局還不錯,但能不能達到李春蘭測算的盈虧平衡點還不好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相應的幾個安保基地建設還需要大筆的投入,三十億建設資金是保底資料,當初預估的百億資金投入也不是信口開河。
同時,陳希妍還提出與新北區『政府』合作,在集團總部旁邊建設集高檔住宅、商務、教育、醫療、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社群,以此配套長生集團與高新區的發展需求。
這個計劃還在論證之中,但龐大的投資需求已經初見端倪。
據說區『政府』的設想得到了婁市長的高度認可,市裡可能會考慮以地皮和財政撥款三百億的方式參與新區共同開發,以打造城市發展的專屬名片——金『色』陽光·綠城。
而這次四百九十億的投資,最少要鎖定兩年資本的流動,特別是騰雲晶片的股份鎖定期是五年,這一個專案就佔據了三百五十億資金。
這對急迫擴張的長生集團來說,必然導致現金流緊張,甚至為了擴充套件而不得不大舉貸款融資,背上沉重的包袱。
當然,這些情況在報告裡都已經考慮到了,特別指出的是,騰雲晶片這樣的投資機會實屬千載難逢!
這些專案的投資收益將遠遠大於貸款融資等增加的成本,只需要熬過三年的發展期,長生集團將真正成為多元化的企業集團,才能在當今巨頭林立的世界資本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用李春蘭的話來說:十億的產業如風中浮萍,傾覆只在旦夕之間。
百億的產業則是雨打芭蕉,一遇疾風驟雨就是傷筋動骨。
只有千億級的多元化產業才能算得上根基穩固,有立身之本。
當然,這是她站在明日集團這樣一個巨人的肩膀上,才具備的視野。
對於投資評估、淨資產收益、風險分析、資本化運作等等,方知舟是門外漢。
而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去『操』作,是方知舟的一貫做法。
方知舟在心裡向李尋秋問道:“你覺得怎麼樣?”
“嗯…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