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貳拾叄(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湖之中,在劍之一道上有所成就的人究竟有多少,從來沒人數過,所以沒有人曉得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數字,但至少所有人都知道,要在這一條路上有所突破,必定要付出許多努力,歷經無數艱辛,有些人終其一生不過剛剛摸到門。獨孤求敗說若是有朝一日劍道再成後,再來尋姜希夷一戰。
姜希夷答應了,即使她也不知道這有朝一日究竟是在哪一日。
不過她願意等,她想知道若干年後,這樣一個年輕人究竟會變成什麼樣,若是等不到,她走就是了,無論是在這裡等,還是回到暗室之中等待去尋下一個人,對她而言都是一樣的,還不如在此處多等幾年,至少她能決定,每十年她能下一次山。
春去秋來,又是幾個寒暑,崑崙雪又深,一行人馬踏破深山的寧靜,一路往山上而來。
如今多年過去,世間已經再沒有遼國和西夏了,金國和北邊大漠蒙古崛起,靖康之後宋國朝廷南遷,開封也落入他人之手,即使如今改變了許多人事,但不變的是兵禍不斷,民不聊生。
前些年時波斯明教傳入大宋,那時宋國朝廷依舊在開封,戰事吃緊,然而皇帝卻因自己信奉道教,命人出兵剿滅明教。明教教徒不得已聚集於浙東起事,其中緣由一是因為宋國皇帝荒謬,二則是想叫官府不敢欺壓良民。
姜希夷此次下山,所見景象與先前大不相同,至少崑崙山下那家小酒館已經不見了,破舊的土房子留在原地,裡面躲著幾個逃難躲兵禍的衣衫破舊之人,即使如此,南方依然一片紙醉金迷,單說臨安一城,就與先前她去之時大不相同。
如今臨安城彷彿避於外世一般,戶戶垂楊,處處笙歌,繁華甲於江南,路上車水馬龍好不熱鬧,一到夜晚西湖之上滿湖燈火,一派熱鬧景象。
姜希夷再想到自己一路往西北而行時,所見所聞,輕嘆了一口氣,隨風散去,嘆息聲被碾碎於風中。
眾人漸行漸西,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寒風透骨,若是常人來說確實是難熬,可眾人內功在身,不畏寒暑,即使如此冰天雪地,一行人身上卻連一件狐裘都未披。馬行幾轉,眾人繞過幾處山峰,來到一處野草遍地,樹木雜生之處。姜希夷心中驚奇,此時崑崙荒寒,卻偏偏有個這樣的地方,倒是令她有些熟悉,似乎見過。
若是百來年後,說起這處的名字,她恐怕是有印象的,只因此處後來的地名是三聖坳,便是崑崙派立派之地,當初她來時綠草似錦,到處果樹香花,不似今日這般荒蕪。
此處地勢較低,周圍都是插天高山,擋住了寒氣,也擋住了狂風的呼號,幾縷微風送入眾人身邊,很輕很緩。
突然,姜希夷在微風送來的木葉颯颯聲中,又聽見了一絲其他的聲音夾雜在其中,可能對於她來說,這一絲聲音才是主要的,木葉聲反而是其他。
因為那一聲是劍器出鞘的聲音。
姜希夷頭稍低,雙眼微眯,眉間一緊,她相信她不會聽錯,也不會感覺錯。
她側頭看向天樞,道:“有人在此處使劍?”
天樞點了點頭,道:“莊主若沒聽錯,那就是沒錯的,可要去看看?”
姜希夷道:“我親自去看看,你們再次等候,不必跟隨。”
眾人抱拳稱是,姜希夷提步一邁,眨眼間人就已在三丈外。
遠處確實有人在比試,其中一人也確實用劍。
用劍之人,一身黑衣,姜希夷見到他的背影,覺得有些熟悉,再定睛一看,雖未見到正面,卻已曉得,這人就是獨孤求敗。姜希夷眼珠一轉,再看向與獨孤求敗對峙之人,那人是一白鬚白髮老者,衣衫破舊,面帶風霜,眉間愁緒揮之不去,但一雙眼睛卻亮的驚人,其氣其勢,足見這老者內功深厚。
姜希夷不再出聲立在一旁,只待這兩人出招。
先出手的是那老者,只見他左掌一提,右掌一招直接闢出。這人一掌出手,登時全身猶如淵渟嶽峙,氣度凝重,說不出的好看,掌力更是雄渾,掌風烈烈,其身法掌法周身看來更是幾乎無一處破綻。
獨孤求敗喝彩道:“好掌法!”
他手中的劍已經換作了一柄軟劍,姜希夷心中暗暗點頭,他的境界已經變了,他用軟劍,便說明他自信,自己對於招式的領悟已經達到了極致,在此之上,他所求的已經是變化了。
若他沒有絲毫突破,沒有絲毫變化,此刻姜希夷見到的應該是另外一柄青光利劍。
只見獨孤求敗將軟劍一展,攻勢盡顯,斜挑至老者掌心。他的劍更快了,出手如鬼似魅,軟劍直似輕煙。
那老者見到他這一劍,雙眼一亮,雙掌拍出寸許,便收掌躍開,讚道:“好劍法!”
接著,老者大喝一聲:“小心了!”
見他雙掌凌空推出,一道猛烈掌風襲來,獨孤求敗身法已出,身形展動,卻只看看擦過這一道掌風。接著他提劍衝出,挺劍疾刺,劍光點點,劍氣縱橫,直取老者掌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老者原本以為,這一招出,獨孤求敗必定中招,哪知他竟然安然無恙,此時驚異之中,雙掌交錯,一手作掌,一手變爪,一手拍向他小腹,一手抓向他左邊肩胛。
誰知他掌力剛發,突然間一陣劇痛刺心,原來他兩手剛剛重疊之時,獨孤求敗一劍貫穿他兩手掌心,卻不知,這究竟是獨孤求敗一劍連刺,還是他將掌擊到他劍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