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肯努力,有天賦,走這條道路的話,也許人到中年的時候,也許能演個四番五番的配角?

...

此時此刻,化好妝的李軒,就在村口的青石牙子上等著。

春子勞動人民的服飾,脖子上掛著一個大白兜,沿路叫賣。

著急的馬山,就詢問尋找著一切自己曾經見過或者見過自己的人。

小鎮子不大。

真的不大。

馬上看著結巴劉疑惑道。

“你咋是個賣羊肉粉的?你不是個瓦匠?”

“我咋不是個賣羊肉粉的呢?”此時眼前淳樸的賣肉人,就你這嘴笑,一口地道的西南口音,讓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種意外。

這口音忒地道了。

履歷上不是顯示,這傢伙是廣府人嗎?

此時劉結巴靦腆的說道。

“我家公公就是賣羊肉粉的。”

“那你爹是瓦匠?”

“對,他是瓦匠。”

“你姓劉?”

“劉結巴。”

“那你咋個不結巴了?”

“結...結巴,我天天都結巴,我...其實...”

“其實,你是個結巴。”

...

好絲滑。

好絲滑的一場戲。

這裡充斥的江文式的冷幽默表達,劉結巴很結巴,當他和馬山交流的時候,又變得不結巴了。

在馬上提醒他之後,才又變得結巴起來。

合著你的結巴是有人提醒你才結巴,沒人提醒你就不結巴嗎?

羊肉湯,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