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的劇組,比起《射鵰英雄傳》來寒酸了不知多少....

但李軒也不會小瞧這《俠客行》的,據口碑收視的成績來看,《俠客行》當年可比《射鵰》的口碑牛逼.....

導演是個很有才華的導演,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有限的資源內玩出了花來,但後世,李軒就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出名了.....

不過,很快,李軒就知道為什麼了。

“只有垃圾桶才會收垃圾,我們劇組,不是垃圾桶.....不管是誰丟過來的垃圾,我都不會用的。”

此時,王新銘就直接了當的背對著李軒說著。

好傢伙,難怪能拍出天字第一號嘲諷怪狗雜種呢......

這陰陽怪氣的功夫,一看就是他匯出來的。

多說也無益。

刷屬性,刷資源,刷履歷才重要......

分清主次,知道自己是來幹嘛的。

現在就看自己能不能薅到石破天的替身來作模擬。

.....

主演吳建,可以說是少年天才了,也算是被給予厚望的新生代之一,從《西遊記後傳》到《俠客行》,表演的都是可圈可點。

特別是在俠客行裡,後世能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一人分飾兩種性格的角色表現,也是功不可沒呀...

不過好像除了俠客行和西遊記後傳,李軒就再沒怎麼聽到這個演員的聲音了,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這個中央戲劇學院剛出頭時炙手可熱的高材生。

果然應了那句話。

中戲出演員。

而此時,王新銘也沒趕李軒走,還是給了這個沒學歷沒資歷的群演一個角色,分別是演雪山派弟子,長樂幫弟子,店小二...也就真的是隻給了一些邊角料。

也是真的沒給張記中面子...

在這些幫派弟子的身上,李軒是小薅到了一些屬性點,從雪山派弟子的角色上,薅到了《雪山劍法》+1的屬性。

此時的李軒就像在雪山茫茫之中經歷了多年的常年苦練。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

而是人情世故。

當一個雪山派弟子,每日就是練功喝酒吃肉,還有耀武揚威,好傢伙,這日子就像一個大混混似的。

江湖之中也不僅僅有大俠。

也有這種在大俠的背後,生活討吃的江湖弟子,沒有什麼驚濤駭浪,有的只有平平淡淡。

這段經歷就並沒有給李軒造成什麼額外的精神影響,反而李軒就很喜歡那種,在驚濤駭浪的江湖之中享受平淡的感覺。

當從模擬抽離出來之後。

李軒就很快適應了眼前的一切。

平淡躺平的雪山派弟子就不是我,我是李軒....

...

“這個,導演,你不如就讓我試一試當石破天的武替如何?”

此時李軒也忍不住毛遂自薦。

“我們這裡有最優秀的武術替身,有最有潛力的演員,每個人都在自己合適的位置上,別多想了,演吧。”

既然導演都這麼說了。

這一趟的總收穫,應該就是一千塊錢了,從收益來看還是不錯的,畢竟,從咖位上來看,《射鵰英雄傳》播出之後,自己才算有飾演配角的履歷。

而且還薅了一個雪山派的劍法+1。

在他們看來,自己就是一個跑龍套的,一個群演,一個過了愛做夢的年紀,卻依然懷抱著大夢的傢伙。

不知道是不是賣屁股勾搭上了張記中,讓他親自寫了一封推薦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