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武生出身打的拳那麼漂亮。”

給王銳的感覺,就很古怪。

演技功夫都是野路子出身。

打的比專業的武生都好。

順便還聊一聊角色,李軒對於蒙古人的理解,對於南宋這個時代的理解,不知不覺間,王銳竟然跟眼前的小群演聊了許多,甚至王銳還給了李軒一份初稿的劇本。

這個時代就沒那麼多講究,也不是原創的劇本,隨便看。

楊康,三個演技槽。

郭靖(青年),兩個演技槽,需要額外力量點數一點。

當演員不難,但是要演好角色,就真的很難。

郭靖竟然還需要力量點數....

那其他的角色,是否也需要額外的點數?

...

大概十分鐘的時間,李軒就將自己的優勢給和盤托出了,聊的也很精細。

只等結果如何了。

當李軒離開後,張記中才走進來,王銳看到找張大鬍子過來,趕忙解釋自己在面角色,耽誤了點時間。

本來還以為會大發雷霆,發揮他的暴君本性,結果沒想到,張記中卻說道。

“剛剛那個人,哪路的?”

“啊?”王銳沒想到,張記中竟然問他是那個人是誰,也如實回答:“野路子。”

央京派演藝圈裡,現在能擔當主咖位的基本都是學院派出身,北影上戲中戲,老一輩基本都是文工團戲劇院裡出來的。

也就只有香江派會用野路子。

不過香江派的野路子也不是純野路子,也是篩選出來進培訓班特訓了之後才出來的。

“群演,野路子,有點意思,他這一記好拳就不像是野路子能打出來的。”

王銳就沒有想到,張記中竟然還懂功夫。

說到底也是監製過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老一輩文工團出身的藝術家,誰手裡頭沒兩把刷子?不用保護措施二連後空翻都是家常便飯的啊。

再加上那個年代的氣功熱,張記中至少看是看得懂的.....

“這個群演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