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三次失控後,嚴鋒顯得很淡定。

他開啟文件,檢視之前做的筆記。

上個月25號,他的身體開始出現不適反應;

這個月11號,他確診癌症,晚上失控並將有福殺死;

第二次失控是在15號,第三次失控在18號。

另外吃掉有福後的潛伏期是兩天,到第三天便出現失控反應,第四天晚上徹底失控,也就是說,堅持了四天;

吃掉公羊兔的潛伏期只有一天,第二天晚上就出現失控反應,第三天晚上徹底失控,堅持了三天。

吃下藍塘豬的潛伏期是五天,到今天,也就是第六條出現失控反應,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晚上將會徹底失控,也就是說堅持了七天。

透過這些資料基本可以確定,潛伏期的長短跟上一次進食量有直接關係。

不過讓嚴鋒有些疑惑的是,那頭藍塘豬的重量,在公羊兔的十倍以上,按道理他這次的潛伏期,也應該會更長才對,怎麼才五天就出現失控反應?

會不會五天潛伏期是極限?不管吃多少分量,在第六天都會出現失控反應?

嚴鋒猜測,實際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樣,也就是說,即便他每次吃的分量再多,到第七天都會失控——目前是這樣,以後可能會找到抵抗辦法。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了。

他關掉電腦,準備透過冥想抵抗心中的進食慾望,卻發現這次的失控反應,遠比上一次要強。

“怎麼回事?按道理我經過三次進化與持續鍛鍊,身體素質與意志力都遠超以往,怎麼現在的失控反應反而比之前還強?”

如果把失控反應的強度分成abcd四個等級的話,第一次無疑是a級的,對當時的他來講,幾乎無法抵抗,第二次與第三次都有些許減弱,依次是c與d。

嚴鋒閉上眼睛,細細體會了一番,發現這次失控反應的強度,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之間,毫無疑問是b級強度。

“有沒有可能是這樣,潛伏期越長,失控反應便越大?”

想到這個可能,嚴鋒即立刻又開啟文件,檢視第二次與第三次失控後的感官強化程度。

兩次雖然相差不大,但是第二次還是比第三次稍微要強一點點。

“這樣看來,潛伏期越長,失控反應就越大,失控反應越大,進食後進化的幅度就越強?

就好比一根彈簧,壓的越狠,爆發的力度就越強?”

嚴鋒一直以來的設想是,透過身體與冥想的訓練,自己能支配失控。

比如說,原本預計明天會失控,但他可以憑藉強大的身體與意志力,往後挪一兩天,這樣萬一有什麼突發情況,就不會顯得很被動,暴露與引發危害的風險也無疑更小。

現在看來,如果能憑藉意志將失控的日期儘量往後推,不單單隻有這個優點,還有可能積蓄力量,帶來更大的進化幅度。

不過目前這些都還是理論階段,具體情況如何,還得再經過一兩次失控,得到準確的資料,才能下最後結論。

如今的嚴鋒,無論是身體、心態、還是意志,都遠不是失控前能比的。

雖然這次的失控強度達到b級,他卻一點都不害怕。

關掉電腦後,他立刻進入冥想狀態,抵禦心中的進食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