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話本裡的祭師

這個惦念著聞蘭月的人,不像是聞蘭月的親人,倒像是其友人。

且瞧此友人之念,也不是很強。

只怕沒法帶聞蘭月回去。

虞秧微微蹙眉。

她站起身,去包袱裡翻出了一本街邊買來的話本。

以上念頭,她都是這本意外得到的話本裡看的。

藉著月光,她將話本翻到中間某頁。

只見上頭寫著:祭師摸了那孩童的頭,便對那當孃的說:“待吾點燃此符,汝便喊汝兒幼名,喚他歸家。”祭師一番動作後,那當孃的淚流滿面大喊著“竹兒莫離了娘,快快歸家,竹兒啊,莫離了娘啊!”當孃的一番番話下,空中有燈亮起,而後飄悠悠朝天邊去,不多時,一魂魄跟著燈回來,入了那孩童身,孩童也睜了眼。

虞秧又翻了翻,翻到後頭標記的一頁。

【祭師言:“陰陽兩界之間,還有一界,稱之陰陽界。所謂陰陽界,乃天地初孕育的世界,因著陰陽之氣未徹底分離,雖形同陽界,卻亦有陰界容魂之能。生魂常誤入此界,或以為做夢,或因故失了魂,誤入此界的魂可得召回,召回之寶,便是此魂至親之念。”】

【祭師言:“人之念,可越山海,通天地,跨陰陽。有人念魂,魂就不會滅,前緣亦不會斷,待魂轉世投胎,便能再續前緣。”】

【祭師言:“召魂人的念要純,因而此念為至親至愛之念為上佳。其次,過界需渡黑河,唯有召魂人的念化作船叫魂乘坐方可渡河,且渡黑河要翻太陰黑簿,太陰黑簿有汙者,渡不得河。”】

虞秧合上話本。

這話本是前些日子,她去一書肆尋道家書籍在馬車上消磨時間時發現的。

書就夾在一眾假道術書的裡頭,書頁還泛黃,有好幾張都因為潮濕黏在了一處,甚至還少了後半本。

她翻了翻,就瞧著了這些句子。

驚訝之下,她特地同書肆老闆打探這話本誰寫的,老闆只說:“這是好多年前的話本了,前朝皇帝好煉丹,那會市井上多的是寫道士的話本,你要喜歡這本直接送你了。”

這個時代的書,若是不好好儲存,經常是過個幾年就查不到書的由來以及作者的訊息。

但這話本給出的資訊,讓她莫名覺得,上頭寫的是真的。

這話本裡的主角是個祭師。

那是類似於國師的存在,其本領很大,能感知天氣,也會召魂送魂。

話本裡說,祭師待人寬容善良,對待弱者很是溫和,行走於世間,無私奉獻,很受百姓的愛戴。

虞秧看完了話本,話本裡的內容若是真的,那這祭師確實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完美人物,永遠待人溫和,永遠心懷蒼生。

她站起身,又將話本收了起來。

轉而看向那張沾了聞蘭月血液的符紙。

往好了想,萬一那個記著聞蘭月的人,其實跟聞蘭月很要好呢?

想來聞蘭月那邊也已經看到了燈。

那聞蘭月一定會有些反應。

她明日裡再去觀察觀察好了。

婁山村,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