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 過路稅(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57章 第 57 章 過路稅
“子期, 這是朝廷的邸報,你且看看。”
徐京墨從老師的手裡接過邸報, 認真的看了起來。邸報是官辦的,專門用於傳遞朝政,一般只有官員能拿到,但是有些有門路的商人會想法子拿到邸報,抄錄或印製後牟利。
自打過了年,溫大學士對徐京墨的教授就完全換了個法子,不再拘泥於書本, 這些也不需要他再教了。徐京墨雖然老成, 但是年級小,對朝政和人際關系知之甚少, 所以溫大學士拿了朝廷的邸報來當教材。
“老師, 朝廷又增了個過路稅。”
這稅是針對商戶的, 每過一城收一次,運送的距離越遠, 這稅就越高, 幾乎是一城抽稅一成。若是從臨安到京都, 至少經過七個城, 這稅就是70。
“你怎麼看這個過路稅。”
“所有東西會盡量本地消化, 比如臨安是主要的綠茶産地, 若是所有綠茶都在本地去售賣, 那肯定是賣不起價的;若是往遠些的地方去賣,為了保證利益, 商人們一定會提高售價。”
不僅僅是這樣,“對於一些生活必需品來說,這過路稅極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但是百姓自産的東西卻被不斷的壓低價格。”
這過路稅會使得物價的體系崩潰的!種糧食的地方,農戶賤賣穀物;缺糧的地方要不買不到糧食,要不只能高價收糧。
溫大學士又遞了一封書信給他。
徐京墨讀完,冷哼一聲,那位李柏然大人果真是撈錢的一把好手。這過路稅只是第一步,等著各地都感受過這過路稅的威力後,朝廷會再發一個公文,設立“官商”。這官商就是負責從各地收購東西的,價格比當地賣的略高,又比運去遠處售賣的要低。
看起來是不是很合理?但是這個官商的本質就是利潤的掠奪,以前臨安的茶葉一萬兩,賣去京都是一萬兩千兩;有了過路稅以後,臨安本地出售可能只能買個八千兩,賣出京都少說也要一萬八千兩。
官商可以用九千兩的價格收購臨安的茶葉,再賣去各地,不僅如此,官商會逐漸壟斷許多行業,這樣他再賣出的時候,也可以隨意定價。就比如這茶葉,賣去京都可能就變成一萬五千兩了。朝廷兩道政令就得了各行各業六成的利潤。
“他人品如何姑且不論,但是撈銀子的本事是一等一的,不然也不會升到如今這位置。”在京都,能純靠關系走到高位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很少。位置越高,要求就越多,沒點本事是很難站穩腳跟的。
正道也好,歪門邪道也罷,終歸是對上位者有用的本事。
“老師,學生不明白。為什麼朝廷要想方設法的撈銀子。”
“誰告訴你這官商的生意是收歸國庫的?”
國家稅收自然是收歸國庫,到了國庫的銀子,取用需得要有合理的理由,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但這官商的買賣所獲之利,並不屬於國庫,而是屬於少府。
少府是專門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進了少府的銀子就等於進了皇帝的私庫,私庫的銀子可是由著皇帝的喜好去使用的。
徐京墨雙瞳一震,原來如此。
“李柏然是個投機之輩,他也許是三皇子的人,也許不是。”溫大學士回憶過往,他離開朝堂是偶然也是必然。
細想之下,這幾年出事的徐家、鎮北侯、溫家、蘇家,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公心。若是隻有一家,大概就是時運不濟,但是這麼多家都接連出事,就不可能推說是意外了。
溫大學士的眼裡流露出些許複雜,越來越接近真相,但是他卻越來越不想面對。
“聽說陛下病癒後,身體更勝從前。”甚至夜馭數女,第二天依舊神采奕奕地上朝。
反常意味著不正常,一個人的精力總該是有限的,五十多歲的人如此行事,除了色中餓鬼外,只可能他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去證明什麼。往往,越想證明的,就越是沒有的。
徐京墨從老師家出來就去了南宮家,老師的訊息肯定是準的,他得要讓南宮家早些知道,好早點想想應對之法。朝廷如今的行事風格堪稱圖窮匕見,這樣殺雞取卵的做法真的不怕引起民變嗎?
南宮雲辭正在和北樓說這磚茶的事情,西域那邊怕他們漲價,想要簽個固定價格的契子,對應的他們保證每年的採買數量。
徐京墨聽了,挑眉一笑,“這西域的人當真不可小覷,他們恐怕已經得了這過路稅的訊息。”
一旦南宮家簽了這固定價格的契子,就等於是倒貼銀子給他們賣磚茶;如若違約,那就要支付一筆天價的違約金。怎麼算,西域人都不虧。
“這契子可以簽,不過要加上一條,這價格不含我朝任何稅費,所有稅費均由他們承擔。”南宮雲辭可沒有當傻子的習慣,若是他們不搞這出,興許她會讓一點利,但是現在,那是一分一毫都不要想了。
“小姐,恐怕他們不肯簽。”或者去找其他商人簽這種固定價格的契子。
“這幾個月他們採買的全部是磚茶,突然又跑去找別人談固定價格的合作,換做是你的話,你會怎麼想。”
當然是覺得有詐,磚茶的成本、運輸便利性遠高於散茶,西域人放著磚茶不買,跑來大量買散茶本就不合情理。他們能扯的理由就是北樓這邊漫天要價,但是別人也不是傻子,稍微一打聽就知道是真是假。
“對待西域人不必客氣,我們是要賺錢,他們是要救命。”
北樓得了吩咐就回去安排了,他不適合出現在南宮府太久。
“雖然他們是剛需,不過朝廷這過路稅還是會影響不少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