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 樹欲靜而風不……

小時謙還不知道自己的苦日子要來了, 晚上和父母一起開開心心地用了晚膳。徐京墨笑的一臉慈祥,告訴他“明日, 父親帶你出去看看可好?”

“不讀書嗎?”小時謙的習慣是每日晨起後跟著母親念書,中午休息,下午玩。他以為徐京墨也是這樣陪他讀書的。

徐京墨看著乖巧的兒子,笑著說,“路上,爹講給你聽。等你聽完了,我們再讀書。”

“好!”

第二天大清早, 徐京墨就把小時謙從床上抱了起來, 由著奶孃給他洗漱穿衣。路上,小時謙昏昏欲睡, 徐京墨讓他躺在自己腿上, 然後輕輕抱住他, 免得他磕到頭。

等他們到了城外的村子裡,莊稼地裡都已經忙活起來了。小時謙也醒了過來, 他揉揉眼睛, 看著眼前陌生的一切, 有點緊張地抓住徐京墨的下擺。

徐京墨握住他的小手, 一邊走一邊說, “你看見旁邊的莊稼地了嗎?”

小時謙不知道什麼是莊稼地, 但是他看到了大片的土地, 所以他指了指。徐京墨抱起他,“看到不遠處的人了嗎?”

不遠處的農民正在翻地, 秋耕的開始是從翻地開始的。農民將鋤頭高高舉起,重重地落下,然後再往後一拉扯就翻起一壟黑黝黝的泥土。翻地是為了讓土壤變得疏鬆, 以後種下的作物的根系才能更好地生長、吸收養分。

小時謙點點頭,但是他看不明白地裡的人在幹什麼,便問道“他們在玩什麼?”

“不是玩,是在勞作,他們要在這片地裡種莊稼。”徐京墨給他講了什麼是種莊稼,只有莊稼豐收,他們才能吃到飯,沒有糧食是要餓肚子的。

小時謙可是挨過餓的,他調皮不好好吃飯,過了時間就沒有東西給他吃,只能餓著肚子等到下頓飯。他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餓肚子不好。”

“是啊,誰都不想餓肚子,你要不要試試翻地?”

觀言從村民手裡借了一把鋤頭來,這鋤頭約莫是四斤多,四歲的孩子能拿得動,但是絕對不可能揮的起來。

徐京墨和觀言一左一右的護著他,小時謙用盡全身力氣也沒法像遠處的人那樣揮動鋤頭,小臉都憋得通紅。他只能拖著鋤頭走,又因為鋤頭插在地裡,他走的很艱難。

徐京墨從他手裡接過鋤頭,“是不是很重,但是農民每天都要用這麼中的工具在田裡做活。所以小時謙不可以浪費糧食,這是別人很辛苦才能種出來的。”

小時謙重重地點點頭,然後學會了人生第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走了許久的路,回到府裡,小時謙甚至多吃了一碗飯。

下午,徐京墨又趕去了府衙,範學政對漁陽的興教一事贊賞有佳,所以給了漁陽十個去府城官學的名額。除去這次的五個秀才,還要再選出五個人,漁陽的選拔就是考試。

崇山書院的考試模式在漁陽同樣適用,幾個夫子很快就選出了對應的人選。

徐京墨以官府的名義給每個要去府城的學子十兩銀子、一套四書五經,“科舉之路並非一蹴而就,希望各位能夠學有所成。但是本官以為金榜提名並非唯一的路,若是各位不嫌棄,漁陽的官學也是需要諸位的。”

別以為誰都能去官學當夫子,起碼也要考到舉人才有資格一試。徐京墨只是留下一個“教書育人”的種子,希望他日可以開花結果。

十個學子收下這份厚禮後,拜別徐京墨,他們每個人心裡都很忐忑,去府學讀書是以前根本不敢妄想的事情,若是讀不出一番名堂,豈不是辜負了徐大人、辜負的家裡長輩的期盼。

徐京墨本以為送走了他們就可以閑下來了,結果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去年是官府出錢買的牛,那會的牛無論在哪裡耕地都是給朝廷勞作。但是今年的土地可就有公又有私了,那麼耕牛是隻給“國有耕地”用嗎?

潘大人最上心耕牛的事情,他自打被安排去統計了耕地和各地的收成,就喜歡上了“分配”的活兒。“徐大人,漁陽去年只有五百頭耕牛,今年可就有六百頭了。”

“潘大人,小牛崽剛出生還不能下地幹活兒的。”

“明年肯定可以,說不得日後我漁陽可以實現十戶一牛。”現在連百戶一牛都還達不到,若是真能十戶一牛,漁陽在齊朝都算是頭一份兒了。

徐京墨看他興致勃勃的樣子也不反駁他,轉而問他,“潘大人覺得這牛如何安排才好?”

“不如優先國有再百姓?”

“百姓之間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