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挑萬選後才選出了這十幾個人,每個人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劉大並不擔心這些人會搶他的生意,因為他只教他們怎麼給牛看病,可不教他們怎麼養牛、怎麼繁育小牛。反而,因為這些人,他的生意會更好,因為他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知道哪裡需要耕牛的。

劉大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徐京墨是個有本事的官老爺,他雖然變通,但是也是真的一心為民,只要他老老實實按照正常價格賣牛,即便他生意做的再大,徐京墨都不會管他。

漁陽這地方不愁生意,不過唯一遺憾的是漁陽沒地兒去買地。

等潘大人回來,徐京墨看著他統計好的資料,“辛苦潘大人,潘大人覺得耕牛平分各處是否可行?”

“徐大人,如您所想,平分是不公平的。”人口的數量不同,報名去勞役的數量也不同,平均分配耕牛,不是對那些人口少、參加勞役多的地方不公平嗎。

他對這位年前的上峰是心悅誠服,按他的要求統計出來的數字,看了沒有不明白的。只是有限的耕牛終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我已經買下近兩百頭耕牛,後面還會陸續再買三百頭,就按照各地的人數來分配吧。”

潘大人也覺得這樣更合理,不過他抬眼看了看徐京墨,猶豫一下,還是問出了口,“徐大人,一百頭牛就要五六千兩的銀子……”

“不必擔心,府衙目前還能應付。”因為招標採買,建糧倉省下了不少銀子。何況給工人支付的餉銀也不是一口氣全付出去的,時間拉長到明年,剛好趕上春收,銀子就能周轉過來了。

漁陽在一點點變化,樊老闆不僅送來了耕牛,還送來了許多的驢和騾子。畜力可以大幅緩解漁陽缺少人力的窘況。

徐京墨投桃送李,將漁陽的進出貨物都委託給了樊老闆。因著這事兒,他還被人參了一本,齊承帝按下不發,徐閣老和溫閣老也沒有在朝堂上為他據理力爭,反倒是當年翰林院那些同仁和他的學生在努力為他辯護。

齊承帝喜歡實幹的臣子,這些年提拔了不少年輕有為的人。所以徐京墨的所作所為,更能被人理解。天下沒有白得的午餐,想要得到就要付出,即便與商人合作又有什麼關系,一切都是為了漁陽能夠更好。

三年的任期,轉眼就滿了。徐京墨收到京都的來信,久久不語。

南宮雲辭問他,“你決定留任?”

“嗯,百廢待興,我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起碼再等三年。”徐京墨甚至不覺得自己會在三年後回到京都,想要做些實事,還是留任地方更好。

他準備給上個摺子,一是為了自己留任的事情,二是為了請齊承帝豁免漁陽的稅收,哪怕只免一年也好。熬過這一年,明年總歸是能走上正軌的。

不過他這樣的選擇,也許會讓妻子有些為難,“你是有什麼打算嗎?”

“無妨,生意在哪都能做,不過你要是打算多在地方留任,最好可以換換地方。”南宮家已經將茶葉的生意做到了極致,近來新開始的糧食生意也是穩步發展,只不過糧食生意的利潤總是有限的,她想看看有沒有其他新的機會。

暫時沒有也不要緊,有些機會是靠緣分的。當年意外做成的磚茶生意,如今成了南宮家屹立不倒的基石之一。

“等三年後看吧,我不想太早回去京都。”他的恩師、小舅舅都是閣老,有些人的動不了他們,但是一定會想法子從他著手的。比起,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他更喜歡在地方做些實事。

“謙兒就要三歲了,你準備給親自給他開蒙,還是尋個夫子?”

一年前,從崇山書院來了四名夫子,有他們在,漁陽的官學很快就建起來了。徐京墨給每個村五個名額去參加官學的入學考試,但是最終只會選取一個人入讀官學。這個被選取的人,食宿全免,可以在官學學習三年,三年後若是考中的童生,可以再免費學三年;若是沒有考中那就回去村裡。

其他的人當然也可以透過考試考入官學,只不過讀書、吃飯都要自費而已。

漁陽的官學,是絕對的選拔制度,有人覺得徐京墨要求太高。卻不知道徐京墨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方法提升老百姓的普及率。若非是漁陽現在沒什麼銀子,他更想將一個名額擴大成五個名額。

考不上童生,或者考不上秀才並不重要,每個村裡有了這樣一個讀書人,也就有了能給村童啟蒙的人。日記月累,讀書識字的人也就會越來越多。

徐京墨沒有猶豫道,“我來吧。這個臭小子越來越調皮,等我帶他去地裡體驗一下再給他啟蒙。”

吃過苦,有了對比,才好定下性子好好念書。

徐京墨堅持自己給兒子啟蒙,也是覺得父子的感情也是相處出來的,成天不見面,還想讓兒子親近自己那不是痴人說夢嗎。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有所成就,以前他不懂望子成龍,但是自己也有了兒子以後,他就懂了。

血脈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明明是兩個人,你卻可以不計代價的為他付出。

南宮雲辭並不是個溺愛孩子的,不過她還是說“等他大些再帶他出門去。”

說起來出門,徐京墨就一肚子的火,眼看著就要春收了,洞溪村和二興村又鬧起來。兩個村甚至大打出手,還有幾個百姓受傷。

南宮雲辭亦是有所耳聞,“你要親自過去?”

“只能親自過去,兩個村是為了水源打起來的,這水源就一個,但是誰都要用水。”

南宮雲辭一臉古怪地看著他,“難不成徐大人還會分江斷渠?”

徐京墨輕輕敲她一下,“我哪有那本事,不過是以前看過一點水利工程的書籍,也許能用上一二。”

漁陽的官員在他的有意無意的影響下,已經學會如何有效的彙報問題了,就像這次的水源之爭,就是因為水源在兩個村中間,兩個村都想要多些水源,就都派村民去守著。一來二去,搶水就演變成打架了。

被敲了的南宮雲辭嗔他一眼,“若是陛下沒有免稅,明年你要怎麼辦?”

最差的結果就是照實交稅,但是漁陽的糧食都歸朝廷,“呂大人已經應允我,漁陽的糧食可以自行支配。”

真希望今年能大豐收,這樣明年才有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