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天大的誤會(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79章 第 79 章 天大的誤會
徐京墨升官是所有人意料之中, 但是大家都以為他會直接去到六部,誰能想到他會自請外放。
此時的徐京墨不過二十一歲, 就算他外放個六年、九年,再回來時也不過三十歲,三十歲的正四品,誰人不得誇一句前途無量。
本以為是沈閣老的人會站出來反對,卻不想竟是王閣老親自站出來反對。
“陛下,徐編修的功績無可厚非,但是臣以為初出茅廬的新人直接擔任地方大員有所不妥。安察司關乎地方安危, 須有地方經驗的官員出任, 若是徐編修想外放歷練,臣以為府城的同知或者哪個州的知府更合適。”
真去了哪個富庶之地當知府, 說不定升遷更快。但王閣老這話也不無道理, 安察司的官員可不是誰人都是勝任的。
“朝廷新頒布的官員考核辦法就是徐編修參與編撰的, 有誰比他還清楚該怎麼判斷為官的好壞嗎?陛下安排他去做僉事,這位置上有正副使, 大事也輪不到他做主, 所以王閣老多慮了。”
徐天賜第一次站出來維護侄子, 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 徐家僅有的兩個在朝為官的人, 難道還能不相互守望嗎。
“非也, 安察司的官員管的可不是官, 更是一方民生,不如讓小徐大人在一地歷練後再說。”
一省的安察司會設數個安察司僉事, 各自分管一路,這一路可不止一兩個城池。王閣老的話聽起來也沒什麼毛病,他反對的不是給徐京墨升職, 也不是讓徐京墨外放,而是擔心他年紀輕輕,無法擔此重任。
“一個僉事之職他還是擔的起。”開口的是溫閣老,“僉事一職並非事必躬親,而是在於判斷是否,包括為官者該做、不該做,也包括各地的案子對與不對,更包含各地的民生之事。”
徐京墨的妻子乃是豪商,他對於民生問題比起旁的官員更瞭解,而且他出自功勳家,長於民間,對這世間的種種都有切身體會,若是他不合適,那還有誰合適呢?
齊承帝雖然對王閣老的反對有些意外,但是他並不打算改變主意,徐京墨去九州的原因可不僅僅是外放歷練而已。
“好了,不必多說,徐京墨外放九州任正五品的安察司僉事。王愛卿,九州安察司正副使俱在,不必擔心。”
九州安察司副使正是王閣老的學生,所以他也沒法再去反駁什麼。
似乎一切都很正常,真的如此嗎?
徐京墨不這麼認為,自打放出他要去九州的風聲,暗地裡總有一股勢力企圖改變他的去處。直到今天,王閣老當朝反對,他更確定了之前的種種都不是他的錯覺。
正五品的官職很重要嗎,重要,但是也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區區正五品的地方官甚至沒資格面聖。
王閣老也許與幕後之人與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他應該不是他們一直尋找的幕後之人,因為沒有合理的動機。若說他是三皇子的人,之前為三皇子籌碼,而今三皇子已經死了。若說他是自己,他已經官拜正一品,還能圖什麼呢?
摸到了一絲線索,也出現了更多的謎團。
不止是徐京墨這樣想,徐天賜和溫閣老同樣感到了異常。王閣老的形式風格一直漂移不定,他不像沈閣老,明確是在為朋黨之利奔波,那麼他到底是誰的人,求的又是什麼呢。
徐京墨外放到九州的訊息送到臨安後,南宮君燁和江晚清都愣了,自家女婿做官三年,就從正七品升到了正五品,自己女兒如今也得了個五品的誥命。
徐京墨青雲之上自然好,但是偏偏這孩子當初硬是要按照最初的約定入贅,眼看著他們成婚都要三年了,一兒半女也沒有。
再相信徐京墨的人品,他們也忍不住擔心起來。
“辭姐兒每每寫信回來,都不曾提到他倆有什麼不愉快。”南宮君燁這話不知道是安慰妻子,還是安慰自己。
江晚清手裡緊緊地捏著那封家書,“我還是擔心。”
她與徐子陵也有書信往來,從來不見她對子嗣之事有過抱怨,許是因為過去種種,但是這事兒終歸是繞不過去的。
“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啟程,先去信問問辭姐吧。”幾年沒見,南宮君燁也想女兒了,徐京墨身上有皇命不好耽誤行程,他們老兩口倒是可以走上一趟。
等南宮雲辭收到父母的信,看完以後久久沉默不語。
青染看她臉色似乎有些不對,也沒敢多問,只吩咐院子內外的丫環小廝手腳放輕些。
等了不知多久,南宮雲辭才吩咐青染,“晚上加一壺離歡。”
青染手一抖,愣愣地問,“小姐……離歡?”這是前朝制酒大家所制的一種酒,傳聞是他的妻子要離開他,他傷心不已,但是還是同意與妻子和離。和離以後的,這位大家寄情於酒,苦心釀造出了離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