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無恥的宣平侯(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章 第 7 章 無恥的宣平侯
第二天,一家三口都起晚了。起來用了早膳後,南宮君燁就被請去江學晟的書房了。
“今兒是旬休,我剛好有話與你說。”書房裡,除了江學晟,還有江老爺子。
南宮君燁是個知好歹的,官場上這些門道沒有江家人的提點,他說不準哪天就會吃大虧,“有勞岳父、兄長。”
江老爺子雖然早就辭官回鄉,但是並非對朝廷的事情一無所知,他讓兒子們低調行事,就是因為不想參合這奪嫡之事。京都前些日子發生了大事,徐家被構陷以致滿門抄斬。
徐老太爺原是戶部尚書,家中子弟更是個個兒出息,一門五進士,誰人不羨慕。可惜這樣的人家因為奪嫡之爭,落的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徐家捲入這奪嫡之事也不是為了從龍之功,不過是為了這天下蒼生。只是可惜了,這滿門忠烈。
“徐家僅有一個嫡女,嫁到了金陵宣平侯府,倖免於難。”可惜這徐娘子終究是所嫁非人。
江老爺子看了一眼女婿,又補了一句,“徐七郎似是逃了出去。”
京都自然封鎖了訊息,只是他們這些世家都有自己的訊息渠道,自然知道這事是真的。雖然不知道徐七郎逃去了何方,但是這人只要活著,有的人就一定寢食難安。風波未平,只待風起時。
“逃?”
“沒錯,是逃,所以我不建議你往北去。徐家之事本就蹊蹺,徐七郎逃走可不會僅僅為了一人茍活。”能文能武的徐七郎再次回到京都時,一定會帶來血雨腥風的。徐家滿門七十六口的人命,要用多少人命去彌補?
南宮君燁雖是個商人,卻也聽說過徐七郎,這驚豔京都的少年郎,三元及第的美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兄長似乎極其看好這徐七郎。”徐家與江家也無甚深交,為何有這樣的定論呢。
江學晟重重地嘆了口氣,“眼下是三皇子和九皇子的爭鬥,徐家應該是站在九皇子這邊的。二弟與徐家四爺曾是國子監的同窗,雖說算不得知己,但也算是故交友人了。”
當年江老爺子與徐家老爺子同朝為官,更是有幾分人情在。故人枉死,很是叫人難過。
三皇子並不是一個好人選,他為了籠絡手下門人,縱容他們賣管鬻爵、橫徵暴斂,行事極為放肆。若是真的由三皇子登基,他們江家怕也是要早做準備了。京都的局勢不明朗,這個節骨眼兒上,最好的就是什麼都不要做,不做錯便是做對了。
南宮君燁也知道三皇子的行事有些荒唐,畢竟他那姐夫升官不就全靠銀子鋪路嗎。徐七郎單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從大獄中逃脫的,想來定是九皇子出手相助。
九皇子弱在母族、妻族,生母在他六歲時便撒手人寰,母族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物。妻族更是近乎於沒有,岳父當年鎮守邊關,一家人保家衛國而死,僅存的女兒被皇帝養在身邊,最後許給了九皇子。將門孤女,也只是多了幾分好名聲,並無什麼實際的助力。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九皇子與嫡妻感情甚篤,倒是成就了一番佳話。而後數年,九皇子憑借軍功獲得了一眾武將的支援,這才顯露出頭角,被老皇帝招回了京都。九皇子駐守邊疆的這些年,不僅是得了軍權,更是避開了近十年的慘烈內鬥。
回過頭來再看,這九皇子難道就只是運氣好嗎,恐怕不見得吧。到了現在,他才顯露了出來,即便因為多年不在京都,少了些文臣的支援,那又如何?徐家的覆滅不會讓文臣全部倒向三皇子,反而會遠離他。
無論何時,總有許多士大夫會捍衛自己的節操的。古語有雲,文臣死諫,武將死戰,國之大幸,如此看來,齊朝還是有希望的。
南宮君燁是準備在南邊拓展買賣,為何岳父和舅兄會專門提及徐家呢?徐老爺子官乃是正二品的戶部尚書,這樣顯赫的人家,他可沒本事接觸到。
似是看出他的疑惑,江學晟繼續說,“宣平侯府可不是好相與的,你們在金陵的生意避開些。”
宣平侯府的老侯爺、老夫人走的早,爵位傳給嫡長子,宗政傅寬。宗政傅寬面上看起來儒雅,背地裡可是個心黑肝黑的東西,父母故去後,立馬分家。自己獨佔侯府,庶弟都被排擠到府城之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