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要不要搬個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章 要不要搬個家?
南宮君燁回府以後,休整了兩天就帶著女兒去了自家的茶山。臨安盛産龍井等綠茶,這些茶山是他們南宮家的立家之本。做茶商,可不能只懂買賣,自己要識茶、懂茶才行。
茶葉種植可不像糧食,這茶樹比較吃肥,對土地的透氣、排水都有要求。選的地不好,種出的茶葉品質就不行,不好的茶葉是賣不去的。
臨安這邊有許多的丘陵看起來都能種茶,但是這産出的茶葉品質區別卻很大,茶樹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才能開始採摘,若是選的地方不好,就是浪費了這三五年的時間。
南宮君燁買茶山,不圖便宜,只圖品質,他出手買的至少都是五年以上樹齡的茶山,因為這些茶樹的品質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茶樹的産量一般會在五到十年間穩定,十年以後才是真正的豐收期。到如今這臨安七成的好茶山都被他拿到手了,若是還要再買,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些新茶山了。
別覺得當茶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說綠茶吧,當年的新茶最好,若是當年賣不完到了來年就成了陳茶,這價格起碼要折個小半,要是遇到豐産的年份,這陳茶說不得要價格腰斬,第二年若是還賣不完,第三年就基本賣不起價格了。
“囡囡,可知為父為何一直在買茶山。”
南宮雲辭看著鬱郁蔥蔥的茶山,山間有莊戶正在勞作,“父親打通了南邊的漕運,我南宮家的茶可賣去這五省四十八城,若是手裡沒貨,便只能從別處採購,這利差小了不說,說不得還要被人算計。”
若是簽了契約,到時間卻交不出貨,這生意也就沒了下次了,不僅要賠上違約的銀子,還要丟掉日後的買賣。想要做大,那就必須有本事保證貨源。
南宮雲辭跟著父親看著這臨安的茶商起起伏伏,前有李家為了交貨多付了三倍的銀子從別家採買茶葉,後有王家買了一堆茶山卻賣不出茶葉,最後又為了搭救家中不肖子孫將茶山低價掉了。
做生意,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李家當年若非仗著自家女兒是府城同知的妾,太過跋扈,也不會沒有朋友願意搭把手幫他們度過難關。王家原有的茶葉都不能年年順利賣出去,卻貪心的想要拿下茶葉的定價權,不然也不會激進地買那般多的茶山,陳茶無市,製茶卻有成本,連年如此,可不是就會入不敷出了。
眼下的齊國,可不太平,京都的事尚未結束,九皇子未必就會輸。自古以來,最殘酷的事情之一就是奪嫡之爭,齊武帝是個壽數超長的皇帝,又喜歡廣納後宮,兒子多了,爭的人也就多了。
這些年來,每年都有皇子因為謀逆被殺,是不是謀逆,他們這些尋常老百姓也不知道。但是殺到如今,僅存的幾個皇子中,也就三四位的年級適合那皇位了。要他說,最幸運的當屬那幾個年級小的皇子,因為無論誰即位都會善待於他們。
因著世道不太平,他們才需要更謹慎,按理說他們南宮家的茶葉是有本事去爭一爭那皇商的資格的,但是何必為了那點名頭卷進血雨腥風的奪嫡之爭呢。商戶入局,九死無生。
“你大姑傳了信過來,過幾日她要帶著王天翔來府上省親。”
南宮雲辭沒有接話,她對她大姑這一家人都沒什麼好感,每次見面,他們看她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姑父是金陵府城的同知,二甲進士出身,讀的是聖賢書,可惜這聖賢書沒能讓他有一顆幹淨的心。
似是看出女兒的不喜,南宮君燁補了句,“不必多想,你外祖一家可不會許他任意妄為的。”
正五品又如何,小門小戶考出來的金鳳凰,為了攀爬絞盡腦汁,但是面對江家這樣的世家,他還是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父親,二叔前些日子將府上的龍泉青瓷大花瓶給賣了,府上擺著的那兩個是贗品。”假的一眼就能看出來,何必還要擺出來呢。若是她肯定選個黑燈瞎火的夜裡,假裝失手將花瓶給打碎了。
南宮君燁已經讓阿福去把弟弟的賭債給清了,不過也斷了他的月銀,手裡沒銀子的人硬要出去瀟灑,就只能想法子找錢了。一如既往的不長進,還總是自認為自己能力非凡,可他除了那張臉,還有什麼呢?
“隨他吧。”
南宮雲辭詫異地看了眼父親,這可不是父親的風格,何況這龍泉青瓷一向是父親的心頭好。“要不要贖回來?”
“不必,囡囡,若是換個府邸,你喜歡什麼樣的?”
南宮雲辭似是想到了什麼,沉默半響,“什麼樣的都好,只要我們一家人一起就好。”
父女兩個一個不說、一個不問,倒是默契。聰明如南宮雲辭,已經知道父親曾今答應祖父的條件了,如今這樣的選擇,只能說二叔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能讓父親不顧一切的只有母親和她,所以她沒有問,等父親想說的時候她自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