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氣氛緩和下來,姚萇心生一計:“景亮(尹緯字),孤欲向苻堅索要玉璽,若苻堅交璽,孤便不殺他。”

“苻堅絕不會交璽,大王此去平白受辱而已,依臣之見,莫若一劍殺之,永絕後患。”尹緯比劃個斬的手勢,回道。

“景亮勿要再言,且試一試!”

……

華夏佛教,始於漢明帝取經,永平十一年(68年),白馬寺建成……至魏晉,儒學名教解體,玄學日盛,佛教一支融合儒、道、玄,自此,佛學為士大夫階層所重,佛教扎跟於華夏文明。

北方胡族、晉朝對於佛教都是大力提倡,高僧層出不窮,晉有慧遠、法顯,秦有道安、鳩摩羅什。

崇佛的背景下,關中佛寺遍地,苻堅更是崇佛的代表,世界著名文化遺產敦煌漠高窟正是由他開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新平佛寺位於蒼松古柏之間,寂靜幽深之處,寺門外如華蓋般的梧桐樹下,站著姚萇以及後秦文武百官。

“虎……虎……虎”姚萇欲以兵威恫嚇苻堅,求得玉璽,身後數萬騎兵爆發震天喊聲。

回望一眼蔽日旌旗,姚萇心靜稍平,引白餘名甲士踏入寺門,寺內地面乾乾淨淨,不見一片落葉,一絲煙火氣息。

囚禁苻堅之前,寺內的僧侶、沙彌都已被秦軍遣散。

姚萇步入殿中,金剛法王怒目而視,結禪定印的釋迦牟尼,一派慈祥安寧,天王苻堅端莊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合什,雙眸緊閉,口吐禪音。

一生都活在苻堅陰影下的姚萇,難得挺直腰桿一回,倒也沒有惺惺作態,直接開門見山:“苻氏傾敗,姚氏興起,天命已經變更,希望天王交出玉璽,孤一定繼承天王的志向,使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苻堅睜開眸子,橫眉冷對:“昔汝勢窮來降,朕於苻黃眉刀下赦汝;

諸將皆言羌人不可信,朕不從,委汝重任,授汝龍驤將軍之職。

今日始知,豺狼之心,不可化也。汝為臣不忠,為人不義,有何面目索璽御前?”

姚萇嘴角上揚,諷刺道:““昔朕以龍驤建業,未嘗輕以授人,卿其勉之!不知今日,天王還曾記得此言?”

姚萇所言之事,發生於淝水之戰前夕。

當時,苻堅授姚萇龍驤將軍之職,都督、梁二州諸軍事,勉勵姚萇:“昔年朕以龍驤開創霸業,從未授予他人,如今朕將此職位授予汝,望汝努力奮進!”

姚萇喝下了苻堅的心靈雞湯,稍微一努力,戲言成真,正如那個喊著“娶妻當娶陰麗華”的南陽青年。

苻堅一時默然,濫授名器,確實是他不可辯駁、不可挽回的錯誤。

見苻堅沉默,姚萇氣勢大漲,高聲說道:“萇次膺符歷,可以為惠。”

姚萇之意是說,按照讖言和符書的排序,應當由自己接替苻堅的皇帝之位。

核心思想不變,索要玉璽。

苻堅嗔目怒斥:“小羌乃敢逼天子,豈以傳國璽,授汝羌也,圖緯符命,何所依據?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詳,其能久乎!璽已送晉,不可得也。”

苻堅言下之意,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中四個種族可以出天子,唯獨羌族不可以。

匈奴劉淵、鮮卑慕容皝、羯族石勒、氐族苻堅稱帝之時都有讖文出現,但唯獨沒有羌族能出天子的讖文。

總之,你姚萇想做皇帝,純屬痴心妄想!

對於厚顏無恥的姚萇而言,苻堅的言語攻擊不痛不癢,討璽不成,又不想殺苻堅,姚萇悻悻退出新平寺。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姚萇指使尹緯勸說苻堅,行禪讓之事。

尹緯款步進廟,至苻堅身側躬身施禮緩緩道:“臣是來請天王禪位於萬年秦王。”

苻堅不假思索,直接拒絕:“禪代者,聖賢之事。姚萇叛賊,奈何擬之古人!”

尹緯聞言,輕笑一聲,顯然,他是不認同苻堅的話語。

“朕可有說錯?”苻堅面露不愉,難道在你心中,姚萇不是叛賊。

“當然錯了!”

尹緯言語頗顯激忿:“天下事至此,都是天王的過失,與萬年秦王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