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騎的圍困,絲毫沒有影響到拓跋珪,十四年的時光,從落魄王孫到北境之主,他的心志早已不同過去。

“冒頓、檀石槐,已成過往!且看今日之北國,竟是誰家天下!”

拓跋珪手目光炯炯,執長劍遙指前方,戰意凜冽。

平滅劉顯,奪回雁代,只是第一步。

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追溯驃騎將軍的榮光,重建自檀石槐之後,分裂的草原秩序!

重開絲路,光復漢疆!

漢四郡、西域三十六國,三國兩晉之際,華夏失去了太多的祖宗之地,作為後世之人,拓跋珪是真正的意難平!

終極目標:躍馬中原,揮師渡江!

統一,並非遙不可及!

老流氓劉邦七年定鼎江山,天選之子劉秀十二年統一天下;酒色天子司馬炎承三代基業,十六年生聚,平推江南……

對一位十四歲的王而言,征程才剛剛開始!

“若上天給我三十年,定還黎庶一個太平盛世!”望著滾滾而來的黑潮,拓跋珪目光堅定,豪氣萬丈!

“戰!”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拓跋珪內心的激盪,抓起三石強弓,引弓便射。

雖然沒有百發百中,但他這股捨我其誰的氣勢,引得身邊親衛血脈噴張,軍心大振。

……

同一時間,一支三千人的軍隊潛入蟠羊山的山坳之中,騎士皆是面帶風霜之色,軍容整齊肅殺,當先二人,正是於慄磾與獨孤信。

當初大軍在白登道分開時,拓跋珪便制定下“千里迂迴”的戰略,授命二人尋找戰機突襲劉顯後方,為此,拓跋珪精選武器、戰馬,以禁衛軍精銳三千、良馬六千相托。

一路行軍折損甚眾,於慄磾二人終是沒有辜負拓跋珪的厚望,連續六日跋涉,日行百六十里,抵達了劉顯大營東南側。

“屬下已探清敵情,兩軍在南池交戰!我軍採取守勢,現已被敵軍團團圍困!”獨孤信聞斥候回報,匆匆呈告於慄磾。

於慄磾點點頭,表示知曉,黝黑麵龐盡顯剛毅之色,聞主危難,豈有不救之理,從奴隸到大將,魏王的恩德不可謂不厚,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傳令全軍,即刻出發!”

“據探騎來報,劉顯中軍仍有一萬人以上未動,末將以為,此時出擊並非上策!”獨孤信拱手,語氣中略帶遲疑。

於慄磾神情嚴肅:“土雞瓦狗之輩,縱有十萬,吾亦不懼!劉顯與我軍相持日久,銳氣已失,此刻出擊,方是正理!”

“昔年項王以三萬騎大破諸侯聯軍,張文遠八百士卒擊破吳主十萬大軍;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本將決心已定,汝勿復言!”

於慄磾的性格就是這樣,不問敵軍有多少,只問敵軍在哪裡,像極了項王的大將英布。

巳時三刻,魏軍偏師兩千七百人盡皆北上。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