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殺敵改變命運(第2/2頁)
章節報錯
經歷劉顯亂兵肆虐後,牧民都將仇恨轉移到了那些死去的潰卒身上,這是弱者的無奈。
拓跋珪一方雖然沒有做到秋毫無犯,但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惡性事件,他們漸漸安定下來。
加上後軍的青壯及俘虜,如今拓跋珪所部坐擁近萬青壯,有了雄聚一方的資格,至於稱雄代北,為時尚早。
同時,大勝的喜悅過去,拓跋珪也開始沉下心來,總結起兩戰的得失。
總的來說,盆滿缽滿,既定戰略全部達成。
甚至於,這兩場勝利可謂酣暢淋漓,但拓跋珪卻不敢有絲毫放鬆,劉庫仁雖死,劉顯雖敗,但獨孤部的勢力卻並未受到重創。
拓跋珪的下一步,便是進軍牛川重整旗鼓,那裡水源充沛,草木茂盛,部眾只需稍加整頓,便能恢復全部戰力,更勝往昔。
牛川居濊貊,破落那,桑乾河,陰山四方中心,易傳詔四方。
而且牛川西北百二十里,就是拓跋珪舅部賀蘭部,牛川四周部落,都曾是代國的臣屬。
拓跋珪只有在牛川舉旗,才能更好地利用拓跋氏十二代人聚集起的人望。
至於當前,首要則是制定出賞賜標準,提升士氣,為進軍牛川做足準備。
“傳軍師入帳議事”拓跋珪手撫眉心道。
侍從長全旭聞言,急忙退出。
此刻,拓跋珪深感身邊無人可用,政務上僅有燕鳳、安同、長孫嵩三人可用,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維持一個新興勢力體系的運轉。
搖頭驅散那些對政務不耐煩的想法,拓跋珪一邊等待燕鳳,一邊研究起案几上的輿圖。
不久,燕鳳步履輕盈踏入大帳,全旭則駐守在大帳外。
“主公”燕鳳躬身行禮道。
拓跋珪抬首,擺手道“免禮,燕師以為應當如何賞賜有功將士”。
燕鳳聞言,沉吟半晌道“此次我軍兩戰皆勝,士氣正旺,不宜賞賜太輕,若是賞賜太輕,士卒難免滿腹怨言,屆時,不僅無法振奮士氣,反而適得其反,臣以為,應當重賞”。
拓跋珪頷首“燕師所言極是,然吾實不知以何為準?”
燕鳳低頭思忖片刻,迎上拓跋珪目光“主公只需撥出俘獲牛羊四分之一即可,參戰人員每人五隻羊,重傷者十隻,戰死者十五隻”。
“不妥,斬一級者豈能與斬數級者同等待遇,汝且重新統計各人軍功;陣亡將士亦要盡數登記在冊,日後,我要為他們立碑書傳”。
拓跋珪斷然否決,想快速統一草原,軍功爵位制才是王道。
如果殺敵一人和殺敵數人待遇相同,士卒就會心存懈怠,士氣越來越低,到最後,將不再會有士卒奮勇拼殺。
扶持軍功貴族對抗草原上的舊貴(世酋),才是拓跋珪的既定策略。
這次賞賜,他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訴士卒,殺敵改變命運!
“主公所慮頗深,臣受命”燕鳳聞言,恭謹應諾。
……
太祖以軍功制定天下,叔孫建、於慄磾一十三將皆出自行伍。
——《魏書》帝紀一.太祖本紀
喜歡風起代北請大家收藏:()風起代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