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由儉入奢易(第一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二月的第一天,4300字大章節求月票!老瞎今天會爆發,請大家月票,推薦票和訂閱支援哈!
——————————————————————————————
由於下午不上課,吃了中午飯後廖小清,李楊,劉偉和林文健便和王勃道別,各自回家。離開之前,廖小清執意要給錢,王勃抓著廖小清的手,說:
“今天就算了,我請你們吃。讓你們吃頓‘霸王餐’!但是過了今天,誰還想吃‘霸王餐’不給錢,嘿嘿,我可就要翻臉了!”王勃笑著把早上對唐建等人說的話又說了遍,自然,有女生在,特別是有旁邊的梁婭在,“老子”這種不太文明的語言就被王勃隱了去。
廖小清見王勃說得誠懇,最主要的是剛才王勃拉她的那下手盡管不到兩秒就松開了,但卻讓廖小清心亂如麻,心中如同小鹿亂撞,“咚咚咚”的跳個不停。廖小清不再堅持,看了王勃一眼,輕輕的說了聲“謝謝”。
李楊,劉偉見王勃說得有趣,廖小清沒付錢,也把裝著摸錢的手拿出了衣兜,一一向他道謝。
林文健走了上來,▲4,攀了下王勃的肩膀。“謝了,勃哥!”
“再說一個‘謝’老子就翻了臉!滾!有好遠滾好遠!”王勃終於“忍不住”發飆,將林文健攀著自己肩膀的手一抬胳膊震了下來,面帶“怒色”的道。聽王勃這麼一說,其餘幾人頓時“哈哈”大笑,並在笑聲中一一散去。
埋頭吃著合滋粉的梁婭聽了王勃的“粗口”也是莞爾。此時,她再一次的感覺到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太過敏感,他不僅對自己好客。對他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視同仁的好客大方。
站在門口將幾個同學送走,王勃返回大廳,對梁婭和蘆葦招呼了一聲,說了“你們慢吃”,便徑直去了後廚。
王勃一離開,蘆葦立刻就八卦。
“婭婭。你不老實哈!上午還說不曉得人家的名字,剛才怎麼知道他叫王勃?”
“我也是剛才才想起嘛!”梁婭用一種膩膩的聲音說道,“第一次去他門家的老個老店吃米粉,他介紹過一次自己。但你知道,我的記性不怎麼好嘛,後來忘了,也就剛才才想起。”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除了熱情,蘆葦也沒發現這個叫王勃的男孩兒。“曾嫂米粉”的少東家對梁婭這個校花有什麼過於特別的地方,於是便相信了梁婭的解釋。
“婭婭,你說,要是咱們不去排隊,而是和王勃他們一起,他會不會請咱兩吃飯?”蘆葦突發奇想。
“這個我咋個曉得喃?要不你哪天去試一下?”梁婭終於找到了一個反擊的機會,笑著慫恿,心頭卻想著上兩次王勃給自己免單的情景。當時她只是覺得那樣不好。加上心頭又有戒心,便執意付了錢。
如果今天他也像對待他的那幾個同學那樣。要請客,自己還會堅持付錢麼?梁婭忽發奇想的自問。
“那還是算了!我可不是你,不想自討沒趣。如果我有我家婭婭這麼閉月羞花,傾城傾國,那我肯定要試他一試!”蘆葦揚了揚下巴道。
“又亂說!”梁婭拿起手裡的筷子頭,朝蘆葦的腦門輕輕一敲。
“你又打我!這可不是我說的好不好?好多男生都這麼說!”蘆葦用手捂住自己的腦門。做出一副委屈狀。
“你繼續編嘛!我看你還能編出啥花樣來!”
“……”
這天,一直到梁婭離開米粉店,王勃都沒再去接觸梁婭。梁婭和她的同學走後,王勃就從後廚走了出來,然後騎車回家換了身工作服。又回到米粉店,開始幫著大家迎接這波越發洶湧的就餐高峰。比起枯燥無味的學習來,他還是覺得數錢來得有趣和暢快。
這一忙,就忙到兩點過三點,進店的人才開始逐漸稀少。於是,王勃趕緊讓自己的父母炒菜做飯,準備午飯。雖然頂替姜梅僅僅站了兩個小時的臺,王勃就已經感到有些吃不消,開始“腰痠背痛”起來。
可是當他觀察店內關萍,解英等員工時,卻見一個二個喜氣洋洋,臉上帶光,絲毫沒有那種累得吃不消的樣子。
正當王勃還在感嘆自己是不是未老先衰,需要鍛煉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今天是八月三十一日,八月份的最後一天,關工資的日子,於是立刻恍然大悟。
要發錢了,自然精神旺盛,感覺不到累。
中午飯,還是延續八月份節衣縮食的風格,一葷一素一湯。葷菜是川菜的招牌菜,回鍋肉;素菜是熗炒苦瓜;湯則是豌豆尖雞蛋湯。王勃覺得有些“寒磣”,一個雞鴨魚兔的大菜都沒有,但員工們卻覺得不錯,大家圍成一桌,吃得津津有味。
關於員工們的夥食,王勃和父母,以及自己的小舅母,小舅等人有過多次的討論。除了他自己,所有人,包括好吃的王吉昌,都覺得以前的夥食太過奢侈,太鋪張浪費——好家夥,除了固定的一葷一素一湯,每天還有雞、鴨、鵝、魚、兔,各種鹵菜、燒臘等一天一換的一至兩個大菜,變著花樣的整。這是啥子日子啊?四方的縣委書記恐怕也就這樣了吧!
所有人都勸王勃,不要這麼浪費,一暈一素一湯,三個菜已經很不錯了,農村人除了村長,書記家,做生意的,其他人家,哪個敢過這種生活?而像雞鴨鵝魚兔這些,自家屋頭的人偶爾吃吃也就罷了,所有的員工都要跟著整,再富裕的家庭沒得幾天恐怕就要吃垮敢吃破産)!
父母,小舅和小舅母的勸說,王勃十分的理解,因為就在不久之前,他家也是那種一兩個星期也不見得能吃回肉的勞苦大眾,自己這樣任性隨意的大吃大喝。在節儉慣了的母親,舅舅舅母們眼裡實在是有點“驚駭世俗”,享福想過頭了!
雖然理解,但王勃心頭其實卻不太以為然的。七月份過的那種舅舅舅母們眼中的“縣委書記的日子”,其實不過就是他前世工作後最尋常不過的日子。前世的他雖然混得不咋地,但是在吃食上。卻比較講究,也沒虧待過自己,基本上是想吃啥就買啥,或者買回家自己弄。
不過,雖然不以為然,王勃最後還是聽了父母和親戚們的意見,除了在週末的時候加個大菜給員工們打牙祭外,平時的午餐和晚餐,還是一葷一素一湯。倒不是他捨不得。只是覺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活法,強行提升大家的生活水準,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解英,李翠等人就多次向他發出玩笑似的感嘆,說她們現在回家,自己家裡面的飯現在是完全吃不下去了,哪怕一回家媽老漢兒就去趕場割肉給自己吃。和米粉店的夥食比起來。她們家裡面的飯菜就如同是“牢飯”一樣,完全沒滋沒味。
不想太快的“移風易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曾嫂米粉”過不了兩個月就要走連鎖道路,總店的夥食標準一下子提得這麼高,以後的分店又咋辦?即使不考慮錢的問題,總店的夥食有這麼好,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王吉昌和曾凡玉兩人的廚藝好,會弄菜。以後分店的員工又誰來弄?如果沒有會弄菜的員工難道說還要專門找個廚子給大家弄一日三餐?怕到時候只能以餐貼的形式發下去讓員工們自己解決中餐和午餐問題。
如果以後給分店發餐貼,那就要有個標準,標準從哪裡出?自然是總店。所以一開始就不能將標準弄得過高,到時候讓自己下不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