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知道那個魏國的軍隊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魏國的國王沒有實力和楚國,以及秦國叫板。

所以,秦國的國王馬上命令自己的部將帶領大軍去進攻那個魏國,一時間魏國的都城大梁告急。

更要命的是,那個齊國,還有楚國,居然不僅不發救兵,他們還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這些國王的想法,讓人感到真是難以理解。

信陵君在趙國結交的隱士毛公和薛公聽說此事後,一起去見信陵君,對信陵君說:“公子之所以在趙國備受敬重,名揚諸侯,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秦國攻破魏國國都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夷平,公子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呢?”毛公和薛公的話還沒說完,信陵君的臉色就變了,立即囑咐車伕趕快套車回去援救魏國。

信陵君回到魏國後,去見魏安厘王,兩個人相對落淚。魏安厘王把上將軍大印授給信陵君,任命信陵君為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信陵君派使臣把自己擔任魏國軍隊上將軍職務一事通報各個諸侯國。諸侯們得知信陵君擔任了魏軍的上將軍,都各自調兵遣將救援魏國。信陵君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把秦將蒙驁率領的秦軍打得大敗,進而乘勝追擊,將秦軍逼回函谷關內,使他們不敢再出函谷關。從此,信陵君的聲威震動天下。

蘇秦來到楚國,過了三個月才見到楚王。交談完畢後就向楚王辭行。楚王說:“我聽到您的大名,就像聽到古代賢人一樣,現在先生不遠千里來見我,為什麼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聽到您的意見。”蘇秦回答說:“楚國的糧食比玉還貴,楚國柴禾比桂樹還貴,通報人員像鬼一樣難見,大王您更像天帝一樣難得見面;現在要我拿玉當糧食,拿桂當柴禾燒,透過小鬼見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聽後慚愧不已:“請先生到客館住下吧,我知道錯了。

蘇秦私通燕易王的母親,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蘇秦。蘇秦害怕被殺,就提議前去齊國以提高燕國地位,燕易王同意。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齊國,齊宣王任用他為客卿。

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位,蘇秦就勸說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順,大興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則是搞垮齊國,從而使燕國獲利。燕易王去世,燕噲繼位。

從此以後,信陵君在家裡與賓客們通宵達旦地宴飲,痛飲烈性酒,並且常常跟女人廝混,沉溺於酒色之中。信陵君這樣日日夜夜尋歡作樂度過了四年,終因飲酒無度患病而死。同一年,魏安厘王也去世了。

秦始皇得到信陵君已死的訊息,就派將領蒙驁率軍進攻魏國,攻佔了二十座城邑,在佔領的魏國領土上設立東郡。從此以後,秦國像蠶食桑葉一樣一點一點地侵佔魏國領土,十八年後,徹底消滅了魏國。

信陵君德高才俊,身邊又有大批的俊傑相助,堪稱魏國的中流砥柱。秦國知道,信陵君是秦國侵略魏國的最大障礙。要想戰勝魏國,就必須清除信陵君這隻攔路虎。為了清除信陵君,秦國實施了反間計。秦國透過多種手段在魏安厘王面前毀謗信陵君,終於動搖了魏安厘王對信陵君的信任,促使魏安厘王解除了信陵君的軍權。不久,鬱郁不得志的信陵君因為酒色過度抑鬱而終,魏國的護國柱石轟然瓦解。

沒有了信陵君這一障礙,秦國對魏國肆行侵略,日漸蠶食魏國的疆土,最後終於徹底消滅了魏國。

魏王與寵臣龍陽君同坐在一條船上釣魚,龍陽君釣了十幾條魚便流淚了。魏王說:“你有什麼不稱心的事嗎?為什麼不告訴我呢?”龍陽君回答說:“我沒有什麼不稱心的事。”魏王說:“那麼,為什麼要流淚呢?”回答說:“我為我所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說:“什麼意思?”回答說:“我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便只想把以前釣到的魚扔掉。如今憑著我醜陋的面孔,能有機會侍奉在大王的左右。我的爵位被封為龍陽君,在朝廷中,大臣們都趨附我;在路上,人們也為我讓道。天下的美人很多,知道我得到大王的寵信,她們也一定會提起衣裳跑到大王這裡來。到那時,我比不上他們,就成了最初釣的魚,也是會被扔掉的,我怎麼不流淚泥?”魏王說:“賢卿錯了!你既然有這種心思,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啊!”於是下令全國,說:“有誰敢說有美人的,就把他罪滅九族。”

由此看來,帝王身邊所寵愛的人,他們施展諂媚阿諛的手段,也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掩護自己的辦法,也是非常完備的。現在從千里之外有人想進獻美人,可獻來的美人,難道一定能夠受到寵愛嗎?假如能夠得到寵愛,國君也未必都會聽從那些進獻美人的人。而國君身邊受寵幸的人,都抱怨那個進獻美人的人,他們只見到有禍,而沒有見到有福;只見到有怨恨,而沒有看到恩惠,這並不是運用智謀的辦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歇才高八斗、胸懷大志,成年後遊歷四方,廣交賢能志士。時值楚國天災人禍,百姓生靈塗炭,楚王急需賢能之士幫其渡過難關,得知黃歇的才能之後,楚王三次登門相請,黃歇也覺該為富國安民作點貢獻,於是入朝擔任左徒之職。

太子繼位,稱楚考烈王,拜黃歇為令尹。黃歇當了令尹,廣納人才,門下食客逾三千,比當時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都多。黃歇不僅在各國中廣納賢能之才,而且善舉賢能之才為楚國所用。比如趙國人荀況,黃歇便大膽啟用,推薦他為新開闢的疆土魯地作蘭陵令。

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相平原君趙勝前往楚國請求救援,楚考烈王猶豫不決,黃歇稟明唇亡齒寒之理,並親自率軍與魏信陵君共同伐秦,結果一舉擊潰秦軍,解除邯鄲之圍。前256年,黃歇為了楚國的發展壯大,主動率軍北伐魯國,次年黃歇滅掉魯國。透過援趙滅魯這兩場戰役,黃歇在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國重新興盛強大起來。

黃歇身為令尹,不顧年事已高,為朝政日理萬機。同時,他還忠君有加,直到考烈王無子之事著急得日夜不安,廢寢忘食。由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命其弟趙成為國相,封為奉陽君。而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蘇秦派人去悄悄勸說張儀來投奔他,張儀到來後,蘇秦卻故意不理不睬,並當眾羞辱後打發他離開。張儀又羞又氣,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趙國,於是便前往秦國。

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並且幫助他見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知道後,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趙國。

蘇秦先分析韓國的優勢:地勢堅固,軍隊幾十萬,且善於冶煉兵器;再陳述臣服秦國的弊端:侍奉秦國,秦必然要求割讓宜陽、成皋,一旦同意,秦國就會變本加厲,土地有限,秦國的慾望無限,離滅亡之日就不遠了;最後蘇秦說:大王如此英明,軍隊又如此強悍,卻甘居秦國之後,我真替大王感到羞恥!

韓宣王聽完臉色大變,手按寶劍,仰天嘆息道:“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也決不能侍奉秦國。既然趙王已經有了主意,我願意舉國聽從您的安排。”

蘇秦來到魏國,遊說魏襄王。蘇秦先分析魏國的地理情況,指出:魏國地方雖小,但田舍密集,人口眾多,車馬賓士,國勢與楚國不相上下;如今侍奉秦國,每年納貢,一旦秦國征伐魏國,沒人願意出兵相救。接著蘇秦以越王勾踐和武王伐紂的以少勝多為例,提醒魏王:魏國兵強馬壯,不用懼怕秦國;如果割地侍秦,未及作戰,國家已經先虧損了,主張侍奉秦國的都是奸佞之臣,要謹慎決策。最後援引《周書》,勸誡道:事前不考慮成熟,後必有大患,如果大王能聽從我的建議,六國同心協力,就無強秦危害之患了,所以趙王派我呈上合縱條約,等候您的差遣。魏王說:“我從沒聽過如此賢明的指教,願舉國相從。”

於是蘇秦向東行進,來到齊國,遊說齊宣王。蘇秦先分析齊國國勢,指出:“齊國四面天險,兵精糧足,自有戰役以來,從未徵調過泰山以南的軍隊,也不曾渡過清河,涉過渤海去徵調這二部計程車兵。都邑臨淄富有而殷實,人口眾多,居民就有七萬戶,足夠湊齊二十一萬大軍,沒有哪個國家能比齊國強大。”

接著指出齊國的戰略失誤:“韓、魏之畏懼秦國,是因為和秦國接壤,雙方如若交戰,十日內即可分出勝負,勝,則兵力損失嚴重,四境無法保護;不勝,則國家將要滅亡,所以韓、魏才如此看重和秦國的交戰,且很容易向秦國臣服。但是齊國和秦國的情況就不同了,齊國險要、易守難攻,且秦國孤軍遠征,顧慮重重,明顯不能對齊國構成威脅。如此形勢下,卻想侍奉秦國,是大臣們的戰略過失。如今齊國沒有臣服秦國之名,卻有國富民強之實,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慮一下,以便決定對策。”

齊宣王說:“我不聰明,且居住在偏僻靠海的東境,從未聽過您高明的教誨。如今您奉趙王之命來指教我,我願舉國聽從您的安排。”

蘇秦說服齊國後,向西南行進,到達楚國,遊說楚威王。蘇秦先分析楚國,進言說:“楚國地方五千餘里,軍隊有百萬之眾,戰車千輛,戰馬萬匹,存糧足夠支用十年,這些都是稱霸的資本;如果您也侍奉秦國,那沒有哪個諸侯不臣服秦國了。”接著分析天下形勢,說:“秦國最大的憂患就是楚國,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秦楚不能並存。合縱成功,楚國就能稱王;連衡成功,秦國就會稱帝。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合縱以孤立秦國,否則秦國兵分兩路,都邑鄢郢就有危險。”

最後蘇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國,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諸侯公敵。主張連衡之人都想割地給秦,這是敬奉仇敵,對外依仗強秦,對內挾持君主,罪惡深重。合縱成功,各諸侯會割地事楚;連橫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慮。”

楚王說:“秦楚接壤,秦有吞併之意,不可親和。韓、魏經常遭受秦國威脅,不可與之深入謀劃,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國家安全。我自料以楚抗秦,又未必能勝。與群臣謀劃,皆不可信,因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如今您打算統一天下,團結諸侯,保護危國,我願舉國服從。”

喜歡尖端博士請大家收藏:()尖端博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