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託人找到秦昭襄王寵愛的妃子,希望她去說服秦昭襄王放自己回齊國。妃子聽說孟嘗君有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便提出以這件狐白裘作為交換。偏偏孟嘗君到秦國時,已經將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襄王。這時,一個門客自告奮勇“替君解難”,學狗打洞,鑽進了秦昭襄王藏寶物的倉庫,偷出了這件狐白裘。最終,秦昭襄王聽從妃子的勸說,同意放孟嘗君回國。

孟嘗君被釋放後,擔心秦昭襄王反悔,便隱姓埋名、星夜兼程出關。趕到函谷關時,已是半夜了。根據當時出關的規定,只有雞叫了才能開門放人進出關口。這時,孟嘗君的一個門客便學雞叫,引得附近的雞都跟著叫了起來。把守關口的官吏聽到雞叫,便開啟了關門,孟嘗君等人趁機一湧而出。等到追兵趕來時,孟嘗君一行早已遠去。這個“雞鳴狗盜”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孟嘗君養士的特點。

趙王把武城封給田文。田文在他的門客中挑選了一些人去擔任武城守吏,並對他們說:“俗語不是說‘借來的車子就使勁跑,借來的衣服披在外面’嗎?”他們都說:“有這樣的說法”。田文說:“我覺得這話不對。那借來的衣服和車子,若不是親友的就是兄弟的。趕著親友的車子使勁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面,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現在趙王把武城封給我。希望你們去後,不要砍伐樹木,不要破壞房屋,謹慎從事,讓趙王瞭解我善於治理。這樣,我們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公元前277年,魏無忌的父親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哥哥魏圉繼承魏國王位,是為魏安厘王。翌年,安厘王封魏無忌於信陵縣),他因而被稱為信陵君。

當時范雎從魏國逃亡到了秦國當宰相,因怨恨魏國的國相魏齊,多次慫恿秦昭王攻打魏國,秦軍包圍了大梁,擊敗魏國駐紮在華陽的軍隊,迫使芒卯戰敗而逃。安厘王和魏無忌為此十分憂慮。

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於他,最高峰時門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當時的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有一次,魏無忌正跟安厘王下棋,而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將進入邊境。”安厘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魏無忌勸阻安厘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又接著跟安厘王下棋,彷彿無事一般。可是安厘王驚恐,全無心思下棋。又過了一會兒,又從北邊傳來訊息說:“是趙王打獵,不是進犯邊境。”安厘王聽後很驚訝,問道:“公子是怎樣知道的?”魏無忌答道:“我的食客中有個人能深入底裡探到趙王的秘密,趙王有什麼行動,他就會立即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從此以後,安厘王因害怕魏無忌賢能,不敢任用其處理國事。

當時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因家貧,做著大梁夷門的守門小吏。魏無忌聽說此人後,前往拜訪,並想饋贈一份厚禮,但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堅持操守,終不能因我看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禮。”魏無忌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大家來齊坐定之後,公子就帶著車馬以及隨從人員,空出車上的左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嬴。

侯嬴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上,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借此觀察一下魏無忌的態度。可是魏無忌手握馬韁繩更加恭敬。侯嬴又對魏無忌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望能委屈一下公子的車馬載我去拜訪他。”魏無忌立即駕車前往街市,侯嬴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縫著眼觀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裡,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臉色。魏無忌的面色更加和悅。

此時,酒席上魏國的將軍、丞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著魏無忌舉杯開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魏無忌手握韁繩替侯嬴駕車。魏無忌的隨從都暗地責罵侯嬴。侯嬴看到魏無忌面色始終不變,才告別了朋友上了車。

到家後,魏無忌領著侯嬴坐到上席,並向全體賓客恭敬地介紹侯侯嬴,滿堂賓客都十分驚異,大家酒興正濃時,魏無忌站起來,走到侯嬴面前舉杯向他祝壽。

侯嬴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為公子盡力也夠了。我只是個城東門看門插關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再去拜訪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訪他。可我也想成就公子的名聲,故意讓公子車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訪朋友來試探公子,結果公子愈加謙恭。街市上的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啊!”在這次宴會散了後,侯嬴便成了魏無忌的上客。

侯嬴對魏無忌說:“我所拜訪的屠夫朱亥,是賢能之士,只是人們都不瞭解他,所以隱沒在屠夫中罷了。”魏無忌曾多次前往拜訪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謝,魏無忌覺得他是個怪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在和秦國的長平之戰中,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結果導致趙國的大敗,四十多萬兵士被秦國坑殺。

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趙勝多次向安厘王和魏無忌送信,請求魏國救援。安厘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

秦昭王得知此訊息後就派使臣告誡魏王說:“我攻下趙國,只是早晚的事,諸侯中有誰敢救趙國的,拿下趙國後,一定調兵先攻打它。”魏王聽了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晉鄙再進軍,讓他把軍隊留在鄴城紮營駐守,名義上是救趙國,實際上是採取兩面倒的策略來觀望形勢的發展。

趙勝使臣的車子連續來到魏國來告急,責備魏無忌說:“我趙勝之所以自願依託魏國跟魏國聯姻結親,就是因為公子的道義高尚,能幫助別人解脫危難。如今邯鄲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國,可是魏國救兵至今不來,公子能幫助別人擺脫危難又表現在哪裡!再說公子即使不把我趙勝看在眼裡,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難道就不憐惜你的姐姐嗎?”魏無忌為此事十分焦慮,屢次請求安厘王趕快出兵,又讓賓客辯士們千方百計地勸說安厘王。安厘王由於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魏無忌的主張。

喜歡尖端博士請大家收藏:()尖端博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