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布泰兵力遠比賊軍雄厚,可他作戰時依然小心謹慎,見到敵人一觸即潰,立刻擔心其中有詐,於是挑選了軍中馬術最精的十人前頭探路,交錯前行,以十里為限,如遇警情,煙火為號。

等了小半個時辰後,第一批人已回返,稟告前方無警。趙布泰這才稍放心事,命全軍前行,目標正是賊軍的老窩清風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源河渡口,南岸邊上的一個小漁村。

幾名漁民吃過早飯,正要去江邊開始一天的勞作。

突然,北方突然傳來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聲浪,大地似乎也跟著顫抖起來。

漁民們不由得一驚,其中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者更是直接喊出了聲:“有大軍過來了,快讓鄉親們藏起來!”

在這個殺伐不斷的年代,即使衡州府已經安定有些年月,可是作為普通百姓依然沒有忘記曾經遭遇過的無數兵禍,無論對哪隻軍隊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世事無常,有時候可能昨日還屬於王師的隊伍,今日便會搖身一變成為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在全副武裝的軍隊面前,平民百姓沒有絲毫抗拒的資本,活命有時都是奢望。

惹不起卻躲得起,經驗豐富的村民們得到訊息之後不敢怠慢,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計,以最快的速度藏了起來。

沒過多久,村外的官道上,出現了幾隊並排而行的騎兵,在他們身後,前進的人流一眼望不到邊。閃光的盔甲,如林的長槍,寒光凜凜的刀盾,雄渾而又不失齊整的腳步聲,全都透著一股幾乎讓人窒息的殺氣。

這支軍隊路過小漁村時,沒有絲毫停留的動作,大股的人馬排著整齊的佇列從官道上呼嘯而過,似乎當小漁村不存在一般。

見大軍並沒有進村,村民們鬆了一口氣,膽子大的紛紛從藏身處探出頭來觀望。

其中一個有些見識的村民突然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身邊的同伴“大家看,這支隊伍沒有豎起綠營的旗幟,說不定是那夥清風寨的好漢!”

此話一出,馬上就有人附和道“一定就是那些好漢爺們,那可是真正的王師,從不與咱們平頭百姓為難的!”

有個青年滿臉漲紅,興奮無比道“好漢們一定又去打那些殺千刀的韃子了,好漢爺們必勝!”

村名們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紛紛喊道“別藏著了,鄉親們都出去看看吧,大家一起為好漢爺們壯行!”

短短片刻,已經有三三兩兩的村民朝官道邊趕去。

行軍佇列中,正在率軍後撤的秦風勒住了韁繩,凝望著官道邊的村子裡,陸陸續續地跑出來的村民。

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一走到離官道不遠的地方便跪了下來,衝著大軍磕著頭,嘴裡還喊著什麼,臉上居然都帶著欣喜。

秦風沒有想到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望著那一張張樸實中帶著感激的臉孔,他那顆不斷變硬的心瞬間化作了一灘春泥。

這就是漢家的百姓,只要有口不至於餓死的飯吃,有個勉強能遮風擋雨的容身之所,他們便會想盡一切方法去感恩,感謝所有能給他們這兩樣東西的人。

官道上的村民越聚越多,突然其中跑出來一個扎著麻花辮的姑娘,跑到了佇列之中,臉龐泛紅的拿出了一雙布鞋,對著一名兵卒道“大兄弟,俺是個婦道人家,殺不了韃子,可是你可以......這是俺親手做的,給你帶在路上穿。”

那兵卒接過姑娘遞來的布鞋時,心中忽然有一股從未有過的暖流在湧動,他低著頭不敢與那姑娘對視,隨即把鞋塞到了身邊的戰友手裡。

姑娘詫異的望著那個兵卒,等對方抬起頭時,耳邊隨即傳來了一陣如鋼鐵般堅毅的誓言“等我殺過了韃子,再來問你要布鞋穿。”

兵卒過去是衡州府的綠營官兵,背地裡沒少被人罵成狗腿子,何時有過像現在這般被人愛戴讚美的時候。

人心的軟弱的,也是堅定的,它的脫變往往只是來自於一個支援的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或者......一雙普通的布鞋。

村民們的熱情擁戴讓無數明軍將士熱血沸騰,他們似乎在這一刻忘記了生死,多麼想調轉頭去,與韃子轟轟烈烈的幹上一仗。

即使是死,又有何憾!

看著路邊越跪越多的村民,秦風的眼眶也漸漸溼潤了,但他不能衝動,心中似有千言萬語要表達卻又什麼都表達不了。

最後都融為一句:“漢家百姓——萬歲!”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