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變局(三十)(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即使有糧車抵禦,馮天放依舊不是這支突然殺至的清軍對手,清軍四面圍定,一場血戰後,馮天放戰死陣前,七百多運糧兵死傷無數,糧車被焚。
可馮天放雖然戰死,但在他的力戰之下,成功拖住了清軍半個多時辰,也就是這點時間,剛好等到了趕來接應的明軍。
接應的明軍是袁宗第的主力人馬,數量有六千之多,看到千餘清軍騎兵後,立刻放出了示警的訊號,同時全速追擊。
清軍剛戰一場,馬力虛弱不少,竟然擺脫不了袁宗第六千步卒的追擊,而這一追一逃之下,袁宗第在一處偏僻的村莊裡又遭遇了一支清軍。
這支清軍看到友軍騎兵並不意外,可當發現後面追來的明軍時,個個目瞪口呆。
而袁宗第一樣是心驚不已,他以為自己中了清軍的誘敵之計,當即命令全軍停下,就地佈置防禦。可轉瞬一想,又覺得不對,清軍為什麼會在這裡?他沒有聽到通縣失守的訊息啊!難道清軍敢繞道而進,直逼保寧城?
隨著時間流逝,前方清軍毫無動靜,袁宗第這才意識到他沒有中伏,而是意外發現了清軍意圖,這讓他大為興奮。
清軍全軍如果都繞城而過的話,通縣那裡必會傳來訊息,而通縣沒有訊息,也就說明清軍主力還在通縣城下,繞城而過的只是一支偏師,想做奇兵只用!
奇兵想要收穫奇效,最重要的是能做到一擊致命的突然性,而奇兵如果過早的被敵人察覺,不僅失去奇效,還會遭受滅頂之災。
區區偏師就敢突入明軍腹地,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袁宗第馬鞭一揚,防禦陣型立馬變成了攻擊陣型,無論這裡的清軍多少,他都要把對方拖住,等待其它明軍各部趕到。
村莊裡的清軍也知道暴露的嚴重後果,想要往遠方遁去,卻在袁宗第不計代價的攻擊下脫身不得,只能停下應戰,免得呈現潰敗。
到了傍晚時分,郝搖旗的人馬趕到,像是聞到血腥味的狼群般,興奮的加入了戰團,他們圍困保寧城,打的十分艱難,現在在野外遇到清軍落單的偏師,無異於餓了三天的乞丐被肉包子砸中般,哪有不一口吃下的道理?
不過意外再次發生了,郝搖旗參戰不久,眼下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明軍要把清軍偏師擊垮,突然又有一支清軍趕到,人數足有七千多。
這一下子,雙方兵力相差無幾,戰鬥又陷入膠著。
郝搖旗和袁宗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清軍繞過通縣過來,可既然遇到了就絕對不能放過,命令全軍死戰!
清軍卻是沒有死戰的想法,邊戰邊退,試圖擺脫明軍。郝搖旗和袁宗第拿出了血本,通告全軍將士,每斬殺一個清兵,賞銀三兩,殺三個清兵,官升一級!
明軍將士們並不把升官放在心上,可他們入駐川地以來,日子過得十分艱難,能有口飯吃已算不錯,軍餉什麼就不用去想了。但如今每殺一個清兵,就有三兩賞銀可拿,這一下子就激發出了明軍的全部潛能,個個奮勇向前,悍不畏死。
雙方一場又一場的血戰,糾纏不休,慘烈無比,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文安之親自帶兵趕到,明軍聲勢大盛。
清軍又處於劣勢,且戰且退都無法做到,而在明軍猛烈攻擊下,清軍漸漸呈現不支,可就在即將奔潰之時,又有六千左右的清軍從天而降,原本在苦苦支撐的清軍頓時精神大振,雙方再度變成了勢均力敵的情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場大戰從下午戰到黃昏,從黃昏又挑燈夜戰直到深夜,廝殺正酣的時候,蒙山軍接到了文安之派去信使的傳告,率軍折返回來增援了。
因為一次偶然的押糧隊和清軍偏師相遇事件,使得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成了茫茫黑夜中的一支大火炬,把一隻只飛蛾都引了來。
雙方戰至天明,開始有意識地收攏兵馬,一馬平川的大地上,黑壓壓的兩路大軍對峙著,等到看清了眼下的情形,雙方主將俱是一驚。
在不知不覺的兵力投入中,明軍只留下五千人對保寧城保持監視,剩下的除了駐守通縣的兵馬外,幾乎全部來到了這裡,兵力在二萬左右,而對面的清軍數量並不比明軍少。
從雙方兵力上來說,是一種較為平衡的局面,所處的位置則是一片空曠的平原,陰謀詭計已經行不通了,只有透過浴血廝殺來決定這場戰鬥的走向,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一幕,清軍只想偷偷轉移到儘量靠近保寧城的地方,對圍困保寧城的明軍發動突襲,如果保寧城中的清軍能及時出城配合,那就有相當大的把握擊敗明軍,因此一直在避免過早與明軍決戰。
可是現在,決戰不期而遇,也已不可避免。
戰場上一片靜寂,文安之策馬軍前,欣喜若狂。他不怕決戰,他夢寐以求的就是消滅滿達海的主力,可他沒想到,居然在這個時候,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得以實現。
清軍敢於繞過通縣的偏師,一定是主力人馬,如果是弱旅,根本起不到奇兵之效,而只要消滅了這支清軍主力,剩下的數萬清軍將不足為懼!
文安之躍馬睥睨,揮鞭一指前方的清軍,朗聲喝道:“韃子就在眼前,哪位將軍可為本督師破敵?”
此問一出,幾乎所有的明軍將領齊聲大喊道:“末將願往!”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