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之一直以慈祥長者的面目示人,此刻宛若換了個人似的,眼中閃過一道狐狸般的狡猾之色,呵呵大笑道:“哪來什麼韓王,即使真是韓王,老夫也不認識。”

秦風猜到了一些,卻還是問道:“督師此話怎講?”

文安之大咧咧道:“那韓王只是一個招搖撞騙的小人,可他既然冒充韓王,老夫就來個順水推舟,玩一個以假亂真的戲碼,這事也上報了天子,老夫雖然做了假,但心裡可是坦蕩的很。”後面的話,明顯又在敲打秦風。

秦風心思一轉,便明白了文安之為什麼要弄出個假韓王,無非就是為了振奮軍心,讓四川的抗清各軍都知道,宗室就在他們身邊,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文安之滿腹錦繡、見多識廣,在一群闖營舊將面前讓人假扮韓王沒有問題,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個假韓王的偽裝功夫不到家,很容易被有心人看出破綻,因此只能呆在奉節,不能出去巡遊各地。這次見到了秦風,文安之想與他拉近距離,因此說出了這個大秘密。

秦風見文安之如此坦白,實在不想他在朱慈烺的事情上產生誤會,語氣鄭重道:“督師,末將要重申一點,我真的沒找人假冒朱慈烺。”

看到文安之臉色頓變,又有發作的跡象,秦風立馬抬出了蕭明,蕭明是錦衣衛千戶,曾經在京城親眼見到過朱慈烺,除非那人和朱慈烺的相貌一樣,否則應該不會有假。

文安之聽秦風說完,內心的判斷漸漸產生了動搖,忍不住去想難道烈皇太子真的沒死?似乎還真有可能,畢竟朱慈烺遇害的訊息不少,卻沒有一次得到了明確的證實,也無人見到過朱慈烺的屍體。

而朱慈烺真的還活著,那事情可就複雜的多,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有兩個君王,朱慈烺在血統上可比永曆純正的多,他要是有稱帝之心,那天下人該如何取捨,南明永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統一陣線,說不定會土崩瓦解,到時候只會便宜了滿清。

文安之一時有些不知所措,沉默許久才道:“他是什麼意思?”

秦風鬆了口氣,文安之這樣問,應該是相信了朱慈烺是真的,可在稱呼上用他而非殿下,看來文安之不想讓朱慈烺浮出水面,至少在當前的形勢下,朱慈烺存在的意義遠不如消失。

南明再也經不起任何內亂了,如果沒有蒙山軍,南明朝廷已經在清軍的攻勢下分崩瓦解,現在好不容易有喘息的機會,所有人必需同心戮力才行。

而以朱慈烺出現後的各種言行來看,秦風對這位太子殿下的感官還是不錯的,朱慈烺身上絲毫沒有驕縱淫奢之氣,亦有大明鐵血皇族的幾分傲骨,比起南明永曆這個逃跑皇帝,朱慈烺無疑要優秀的多。

秦風思緒片刻,說道:“督師,末將不敢隨意評價,不過太子殿下絕非庸人。”

文安之眼中閃過複雜之色,嘆了口氣道:“如果在烈皇離世時,他能夠立刻繼位,相信南方各軍鎮無人會不服,內部黨奪也不會愈演愈烈,使得韃子漁翁得利,真不知他為何要一直潛匿,坐視大好河山不斷凋零。”

他的語氣疑惑,更帶著一絲怨氣,秦風不該如何回應,只能道:“那時北京城破,太子殿下遭逢大禍,心智難免受到影響,選擇避世也情有可原。”

文安之左右為難道:“那他現在出現,吾等永曆臣子該怎麼辦?”

從大局出發,朱慈烺出現的確實十分的不合時宜,可他的身份又無法讓忠於大明的臣子們輕易摒棄,永曆皇帝又該如何自處?

秦風終究決定先把朱慈烺弄成假的,說道:“督師的意思末將明白,我會去和袁宗第,劉體純他們說清楚,所謂的朱慈烺只是我用來振奮軍心。無論如何,不能讓闖軍一邊與韃子作戰一邊心裡沒底,好像取得勝利就意味著距離被明正典刑更近了一步。”

此話一出,文安之明顯輕鬆了不少,臉上有了分笑容道:“這事就說到這,你這次來,主要是為了接受天子的封賞,可惜天子南狩,只能由老夫代勞了。”

秦風有些驚奇,永曆在忙著逃跑的時候還能想到自己,換作別人估計早就感恩戴德了,可惜秦風對永曆帝真沒啥好感,大明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出了不少稀里古怪的皇帝,卻無一個是懦弱之輩,偏偏亡國之際碰到了永曆,真是晚節不保。

文安之看到秦風對封賞似乎興趣不大,忍不住輕咳一聲,秦風這才反應過來,接受皇帝的封賞是要跪接的,可他的膝蓋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個外人實在不太容易。

秦風躊躇了好一會兒,隨口說道:“末將為國效力,不求封賞。”

反正永曆皇帝窮的叮噹響,不可能提供軍費物資,最多也就是給個官職再加幾個頭銜,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四川的所有抗清將領幾乎都是文安之代替永曆封賞的,他還是第一次遇到秦風這種情況,主動說不要封賞,這讓文安之頓時有點反應不過來,許久才好笑的反問道:“秦將軍,你確定不要封賞?”

秦風故作不為名利所動,風輕雲淡道:“末將只求為國為民,驅除韃虜!”

文安之能看出秦風話裡多少帶著言不由衷,卻又搞不懂原因出在哪裡,可天子的封賞是容不得人拒絕的,文安之不再廢話,直接把永曆的封賞簡略道:“天子授你漢王之爵位,封靖邊大將軍,廣西總督,擁有任命各級官吏之權!”

蒙山軍實際控制了廣西,所謂的廣西總督只是順水人情,靖邊大將軍也只是個虛銜,可漢王的爵位就讓人感到意外了。

王爵在當今天下一點也不值錢,只要手上兵將夠多,明清雙方都不會吝嗇給實權人物封王,可漢王不是普通的王爵,按理是輪不到秦風身上的。

各朝各代,漢王的賜封不少,可全部都屬於皇帝的兒子,而且還是器重的兒子,異姓被封為漢王的,大概只有被項羽賜封為漢王的劉邦了。

永曆皇帝把漢王的封號給秦風,除了表現出極致的皇恩浩蕩外,是否還有其它的意義?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