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攻防戰以清軍慘淡退去而收場,蒙山軍取得了守城的最終勝利,殺敵極多,多尼都差點折在東門,可蒙山軍自身卻也付出了接近三成的傷亡,在探得清軍返回羅平,並有繼續南下與昆明的吳三桂所部會師的動向後,貴州短時間內基本不會發生戰事。

而吳三桂和多尼兩部清軍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需要相當時間的恢復休整,滅明的計劃肯定也會告一段落,即使塞碩大軍到達,估計也只會起來穩定戰局的作用。

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裡,明清雙方會再次形成拉鋸的狀態,清廷也需要重新評估當前形勢,在得出結論前,應該不會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因此,蒙山軍不用立刻離開貴陽城,沒有外地來犯的情況下,可以安心在城中休整,而貴陽攻防戰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秦風的想象。

在戰事結束,清軍退往羅平縣不久,貴陽城內的富戶們主動給蒙山軍提供了大量財帛糧食,解決了秦風戰後撫卹的問題,同時有成百上千的青壯要求參軍,很多都是從周圍縣鎮趕來貴陽城的,不到三日的時間裡,報名入伍的人數就達到二千人之多。

另外,貴州各地還在抵抗的明軍,以及民間勢力紛紛派人前來聯絡,主動要求歸附,人數總和更是達到了萬餘人。

面對如此多的潛在兵員,秦風喜憂參半,他感受到了貴州民眾抗清意志的強烈,民心可用自然令人欣喜,可是蒙山軍在貴州毫無根基,沒有吸納那麼多新卒的能力,若是遣返那些踴躍報名入伍的百姓,怕會人心牴觸,讓貴州百姓對蒙山軍產生一絲隔閡。

秦風沒有辦法,只能給廣西的羅明堂和吳中平各去了一封書信,讓他們解決這一難題,同時詢問,以當前的形勢,有沒有可能在經略廣西的同時,對貴州也進行有效的管理。

兩省之地都能收入囊中,換作別人早就先佔下再說,可秦風明白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多尼和吳三桂隨時可以回過神來,奪回對貴州全境的控制權。

蒙山軍為了一時之名聲,將貴州得而復失,很容易讓當地百姓產生失望的情緒,這樣反而會損害蒙山軍的聲威。

而就在秦風躊躇之時,朱慈烺的到來讓他感到意外,這位太子爺竟然只帶了蕭明幾個錦衣衛,便冒險潛行到了貴陽附近,目睹了貴陽攻防戰的整個過程,這份膽量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朱慈烺到來之後,沒有大張旗鼓的顯露身份,只是代替後營指揮張國柱,詢問了下秦風需要後營做些什麼,得到了堅守穩固新豐縣的回答後,一行人只在貴陽城內停留了一日,便離開返回了新豐縣。

來的突兀,走到亦是突兀。

秦風有些摸不著頭腦,卻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中,因此並不知道當守城勝利後,百姓們大喊秦風萬歲時,朱慈烺難看至極的表情。

大明殘破,宗室凋零,作為烈皇太子,朱慈烺的心中所想很難有人明白,他的苦,他的怨,他的恨,更是無人能夠體會。

當聽到秦風被別人縱情高呼萬歲時,他可能是最受傷的那個人。

而在朱慈烺離開後,貴陽城又迎來了一個貴客,秦風得到訊息後,驚訝道:“文安之的使者?身份確定了嗎?”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秦風客氣的親自出迎,接過了使者遞給他的信,開啟看後發現心中口氣非常親熱,大大讚嘆了蒙山軍取得的歷次大捷,又在貴陽城下擊退了多尼大軍的圍困,最後請秦風儘快到奉節一敘,文安之要給秦風和蒙山軍一眾有功將士傳達朝廷的封賞。

秦風看完信後,微微皺起眉頭,蒙山軍從衡州起兵抗清開始,功勞不可謂不大,卻從未得到永曆朝廷的半點封賞,這本就很不應該,現在文安之突然說要給蒙山軍封賞,讓秦風心中頓生古怪。

文安之說要傳達朝廷的封賞,可永曆皇帝正忙著逃命,哪有功夫去封賞蒙山軍,文安之的話極有可能是假借皇命。

那真正叫自己去相見的意圖又是什麼?

秦風雖然疑惑不解,但他相信文安之的為人,對自己以及蒙山軍絕對不會存有歹意,而且他一直都在孤軍奮戰,能與文安之取得聯絡,相信日後多少能得到朝廷的助力。

而且川地大分部地區尚未淪陷,鄧飛的岳父大人郝搖旗也在四川,秦風可以透過郝搖旗認識一下四川的諸多豪傑。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是秦風抗清的宗旨,也是驅除韃虜,恢復漢人江山所必需要做到的事情。

事不宜遲,秦風決定趁著當前難得的清閒,把軍中的指揮權交給宋明輝,自己則立刻入川。

秦風把一眾將領召集到一起,把文安之來信要自己前去奉節一事相告,不少人對此都報以不以為是的態度,覺得此行意義不大,只要可以追隨秦風左右,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朝廷的封賞,不過也有人表示支援,覺得秦風現在有權無職,封賞過後做起事來也能方便很多。

而在秦風離開前,有一個問題需要馬上決定,那就是貴陽城到底要不要守,蒙山軍不可能長期逗留,可貴陽城作為貴州首府,棄之實在可惜。

將領們大部分都不想放棄貴陽,這座城池讓他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沒有道理拱手讓人,不僅是貴陽城,將領們對貴州全境也充滿了渴望。

關於這方面的取捨,秦風把問題甩給了羅明堂和吳中平,可是二人遠在廣西,沒個七八日的時間,不可能把訊息傳到秦風手中,何況那時候秦風已經在四川了。

在經過了一陣討論後,秦風決定不放棄貴陽城,蒙山軍卻必需撤走,返回新豐縣與後營匯合,沒有完整的計劃前,蒙山軍不能輕易的孤軍在外,受困貴陽的教訓一定要銘記在心。

等到蒙山軍撤離後,暫時接管貴陽城的重任就交到了張士清的手中。

張士清原本就貴州巡撫,在秦風心中他無疑是接管貴陽的最佳人選,可是他這個建議剛一提出,便遭到了手下人的一片反對。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