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貴陽血戰(四)
章節報錯
多尼很有耐心,十多萬大軍悉數到達貴陽城下後,並不急著攻城,而是花了三天的功夫,完成了對貴陽城的合圍。
四座城門外,除了各築一座堅固的半圍式壕壘外,還橫七豎八的構築了大量齊胸高的土牆,以及拒馬等各種障礙物,用來防止蒙山軍的精銳騎兵趁著攻城時的混亂出城突擊,卻也留下了能夠進攻城門的出兵甬道。
楊再興從南門的三進三出,讓清軍見識到了蒙山軍騎兵的強悍,對此不得不特別重視,這才給予瞭如此嚴密的佈置。
多尼站在圍壘後,如鷹一樣的盯著貴陽城的南城樓,整齊的一排豎盾把南城樓的門庭遮掩的密不透風,使城外的人看不到南城樓裡的動靜。
可即使看不到一個人影,多尼卻依舊確信秦風一定正在南城樓裡,這個敵將作戰時一直都是親臨一線,甚至經常衝鋒陷陣。
秦風無疑是給大清帶來傷害最大的明朝將領,同時他的個人英勇也令人不得不服,這樣一個人完全有能力把一群綿羊調教成兇狠的惡狼,蒙山軍的強悍也印證了這一點,而秦風現在已經控制了廣西,他可以不斷募兵增強實力,若是再不控制,對清廷而言後果不堪設想。
多尼微微一嘆,幸好老天爺給了他這次絕佳的機會,這一戰他如果不能給予蒙山軍重創甚至殲滅,他將無法向朝廷交代,向順治交代,連自己都無法交代!
而在多尼的內心深處,對於貴陽城之戰,他其實更傾向於圍而不攻,貴陽城內的糧食早晚都會耗盡,到時候貴陽城將不攻自破。
可朝廷滅明的方針很難變動,多尼大軍還是需要南下參與滅明,所以他不可能長時間的和蒙山軍耗下去,只能強攻貴陽。
多尼知道要在強攻中抓住蒙山軍致命弱點,從而一舉而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要徹底放棄這個幻想,也要清軍諸將放棄這個幻想,要有艱難拼殺的思想準備,不畏犧牲,在意志上亦是不能弱於敵軍。
另外在攻城準備上,除了必需的雲梯外,多尼要求輔兵就地取材,打造可以遮蔽小隊規模的大型護盾,從而減輕來自敵軍城牆上的打擊。
而在多尼傾力準備作戰的同時,秦風和蒙山軍諸將在豎盾的掩護下,眺望南城外的清軍。
作為蒙山軍攻破貴陽的最大功臣,張士清望著遠方密密麻麻的多尼大軍,心中可謂是百味雜陳,他殺了耿遠,獻城投降蒙山軍,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現在看來,怕是又將命懸一線,這前後不過幾日,老天爺真夠折騰他的。
張士清擔心蒙山軍因為自身難保而遷怒於他,竟然主動給眾人打氣,朗聲道:“韃子分四門圍困,兵力分散,難以相互呼應,我軍應當集中兵力從一門而出,各個擊破之......”
秦風回頭看了他一眼,笑道:“張巡撫倒是知道各個擊破的道理,秦某可以派一支精銳隨張巡撫出城去各個擊破,在這裡看張巡撫建立功勳歸來......”
張士清在兵法上只不過懂些皮毛,也沒有領兵出城作戰的勇氣,秦風這麼堵他一下,他再也不敢胡亂插嘴了。
蒙山軍諸將聽了張士清的話都是一笑,清軍已經完全控制了城外的戰場,這邊城門開啟一下都會在最短的時間通傳到清軍帥帳去,哪裡可能留他們各種擊破的充裕時間和空間?
紙上談兵也不是這麼談的,弄不好是要害死人的。
秦風不會去理會張士清這樣的跳樑小醜,不過多少也要給他留點顏面,堵了他一下後,立馬贊上一句他有心了,蘿蔔大棒雙管齊下,才是控制張士清這種人的有效手段。
張士清秀了下存在感後,看到秦風對他的態度還是溫和,心中安定不少。
秦風望著清軍在城外的部署,又有意無意的看了張士清一眼,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一直把韃子視作敵人,可城外的敵人不僅有韃子,還有張士清一樣的漢奸,特別是新降不久的明軍,西軍,他們必定會被多尼當作炮灰來使用,這些炮灰貪生怕死,可真打起仗來,同樣也能給蒙山軍帶來不小的傷害。
城外清軍的攻城準備工作進行的井井有條,比想象中要快,也要完備,而看清軍的部屬,完全是想擺開陣勢要打堂堂正正的攻城戰,這是要拼消耗啊!
秦風回頭看向眾人,說道:“從今夜時,城樓上的一線守軍分四隊,輪番上城牆守衛,這一戰,必然會十分艱難,傳我軍令下去,拒不上城者,未得令而擅撤者,斬不赦!”
蒙山軍諸將個個神色肅然,大聲領命。
秦風轉過頭,目光又放在了張士清的身上,說道:“清軍若是攻破貴陽,一定會屠城洩憤,城中百姓想要活命也要奉獻守城之責,還請張巡撫在城中組織青壯民夫,隨時準備上城協守,不知張巡撫覺得如何?”
雖然言語中帶著詢問的口氣,聲音也不太大,但秦風的神情卻有著不容別人拒絕的威嚴。
張士清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組織青壯民夫說的輕鬆,真要做起來必然艱難,老百姓只想著安生過日子,哪個會願意冒險上城守衛?而且張士清可不是過去的貴州巡撫,他現在手上無兵無權,僅憑一張嘴如何說服百姓守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事情要是辦不好,秦風肯定不會放過他。
張士清苦著張臉,甕聲說道:“秦將軍說的不錯,下官會盡力而為。”
秦風笑道:“張巡撫剛才提出各個擊破的方法,可見您也是知兵之人,等把青壯民夫組織起來後,連同城中千餘降卒全部交給你統領。”
張士清聽了只覺得兩腿發軟,忍不住尿要從褲襠裡流出來,全部交給他統領,這話聽上去像是對他的器重,可話裡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無論青壯民夫,還是千餘降卒,他們要是出了問題,作為統領的張士清將罪責難逃。
降卒也就算了,青壯民夫能像士卒那樣聽指揮嗎?不出亂子才叫奇怪,所謂的統領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手誰倒黴!
而被秦風寒芒四射的眼睛盯著,張士清也不敢說個不字,只能再次苦笑連連的接受。
秦風為難張士清,其實也是在學清軍,對方能把漢奸降軍用作炮灰,他也一樣可以利用,蒙山軍可是體恤百姓的王師,仁德的名聲不能輕易敗壞了。
所以在徵召青壯民夫的事情上,張士清無疑是最適合給蒙山軍背鍋的人選,把他推到臺前,貴陽百姓們恨也只會恨他,?秦風若是夠狠,完全可以在利用完後,直接殺了張士清以平民怨,從而進一步的收攏民心。
在處理漢奸上面,任何手段都不為過,全是漢奸應得的下場!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