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吳三桂是漢奸,可又有誰知道這個漢奸心中真正所想?

其實有時候,吳三桂自己也說不清楚,他每走一步,好像都是被動前行,他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的意志所向到底是在何方?

可在分清道路之前,有一點是必需的,那就是活下去,不為大明,不為大清,不為民族,不為一切世人所追求的東西。

他只為自己而活!

心思一轉,吳三桂不想他人看出端倪,話鋒轉到了當前的局勢,說道:“現在唯一可慮的是,李定國會保著明主退往四川,四川有闖賊餘部精銳不少,地勢險要,又佔據三峽天險,水師也頗有實力,日後平定四川可比雲貴要困難的多。”

那個不斷慫恿吳三桂進軍的副將緩緩點頭,臉上也逐漸顯出幾分凝重之色,李定國不停後退顯然是為了儲存實力,而大西軍和闖軍過去都屬於流寇,根本不在意逃竄,他們過去的戰鬥方式就是不斷的避實擊虛,在運動中尋求殲敵的機會,和後世某個偉人的游擊戰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來不會考慮一城一地的得失。

現在清軍以舉國精銳侵攻滇、貴,後方留守的都是戰鬥力相當不可靠的地方部隊,看起來李定國又要故伎重施,開始大範圍的流動作戰,李定國也非常善於這種戰術,重兵集結在一起很難追上李定國的主力、若是分兵露出破綻又很容易被對方反咬一口。

那副將沉思許久,突然道:“大帥不必過慮,我們此次南下的主要目標乃是明主,李定國想要流動作戰,明主可未必願意,以明主懦弱的性格來看,他應該只想著遠離我軍,十有八九會繼續南逃,從而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吳三桂心中一沉,卻是不動聲色道:“擎之說的有道理,本帥太過在意李定國了,忘了明主和李定國並不能相提並論。”

擎之是副將的字,他的名子叫做趙良棟,清軍平定陝西時,趙良棟應募從軍,隸屬陝甘總督孟喬芳麾下,並署理潼關守備,後隨徵秦州、鞏昌,擊敗叛將賀珍、武大定,升任寧夏水利屯田都司。順治五年,清軍平定米喇印、丁國棟起義,趙良棟作戰有功,升任高臺遊擊。

此次清軍三路南下,趙良棟隨經略洪承疇征討雲南、貴州,授督標中軍副將。

在後世,史書關於趙良棟的評價很是不錯,主要是因為在吳三桂造反後,趙良棟是平定雲南的主要功臣之一,卻不同於其他清軍將領對雲南民眾大肆殺戮,趙良棟的所部人馬軍紀嚴明,幾乎沒有發生一起傷民劫財之事,為他贏得了極佳的風評。

可現在的趙良棟並不怎麼良善,他能做到副將的職位,靠的是鎮壓反清勢力換來的,手上沾滿了同胞的鮮血,特別是他對闖軍軍屬的殘酷屠殺,更是抹不去的汙點。

而吳三桂知道眼前的趙成棟,將成為他日後造反的最大對手之一,不知會有何感想?

趙良棟聽吳三桂認可他的說法,心中不禁得意萬分,表面上卻還是恭恭敬敬的謙虛道:“大帥過獎,末將不過是一得之愚罷了。”

就在這時,吳三桂的親兵急步走了進來,大聲稟告道:“大帥,北面有緊急軍情。”

吳三桂從親兵手中接過軍報,快速開啟一看,過了片刻,他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把軍報遞給了趙良棟道:“那支蒙山軍,真是能給人一個接著一個的驚嚇。”

趙良棟看過軍報,失聲道:“怎麼會這樣?數千八旗精騎,竟然在野戰中被殺敗了!”

吳三桂深吸了一口氣,神情看似緊張驚詫,卻只是為了掩蓋內心的振奮,蒙山軍又贏了,廣西沒有了外敵在旁窺視,相信蒙山軍一定會揮軍南下勤王,那麼他的機會也就來了。

趙良棟不知吳三桂想法,一臉鄭重道:“大帥,那支蒙山軍非同小可,勝一次是偶然,勝兩次是運氣,可接二連三,每戰必勝,這就有些讓人不寒而慄了,明主前不久向天下頒佈了勤王詔書,蒙山軍極有可能會南下勤王,到時候我軍與其接觸,怕會是一場惡戰!”

吳三桂配合著趙良棟的慎重,沉聲肅穆道:“蒙山軍一定會南下,我軍要早做準備,若是可以話,應該嘗試推演敵軍的行進方向,在沿途進行伏擊強襲。”

伏擊強襲?那豈不是要撤軍回身對敵?

吳三桂沒有把話說白,其實還在為了遲滯攻打永曆尋找藉口,至於需要用幾分態度面對蒙山軍,他並沒有想過太多,最好蒙山軍先去找多尼和碩塞的麻煩,他坐山觀虎鬥,才是吳三桂心中最想看到的情況。

趙良棟皺著眉頭,原本的急迫感消散不少,他對蒙山軍的戰績早已如雷貫耳,並做過相當的研究,蒙山軍可不像大西軍和闖軍,總喜歡避實擊虛,他們正好相反,每一仗都在以弱擊強,蒙山軍無疑是一支善戰也好戰的軍隊,他們南下後隨時都會發起進攻。

吳三桂站起身,走到了背後的一張地圖前,像是在分析蒙山軍可能的進軍路線,實際上是在尋找哪個地方身處戰區,又不容易牽扯進戰鬥之中。

趙良棟也走到地圖前,他不知吳三桂心中所想,只當吳三桂和自己一樣,對蒙山軍相當重視,說道:“趙布泰大軍被殲滅,很大程度是因為補給線被蒙山軍襲擾,這才不得不回軍應戰,同時又擔心攻明之戰被延誤,進退兩難之下才犯下大錯,從而一步錯,步步錯,被蒙山軍抓住機會逐個消滅。”

吳三桂品味著趙良棟的話,過了片刻才道:“你是說蒙山軍也會襲擾我軍和多尼所部的補給線?”他輕笑了一聲,又道:“這樣的話,本來我們倒是真有麻煩,可多虧了李定國的慷慨解囊,現在已無需太過擔心補給線了。”

趙良棟臉色依舊凝重道:“大帥,我們確實不用擔心,可多尼郡王那裡怕是會有麻煩,他正在四處征剿偽明軍隊,輜重消耗巨大,後方一旦補給不上,軍心一定會受到影響,說不定重蹈趙布泰大軍的覆轍都有可能。”

吳三桂淡淡道:“擎之有點危言聳聽了,多尼郡王可不是趙布泰那個廢物可比。”

喜歡神罪大明請大家收藏:()神罪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