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章節報錯
楚穆進來之後, 給聖上行過禮,又跟幾位內閣大臣打過招呼之後, 這才帶著點“兒子總算能為父皇分憂”的小興奮說道:“父皇,兒臣有辦法賑災了!”
聖上聽了, 一開始也沒有抱太大期望, 他也是從年輕那會兒過來的, 年輕人總是非常理想化,提出來的解決之道看似非常美好, 實際上很多壓根不可行, 不過本著不打擊兒子積極性的原則,說道:“嗯,那老五你說來聽聽!”
楚穆琢磨了一下, 想著要給自家王妃也刷一刷名聲,便說道:“兒子之前下朝回去,聽王妃吩咐下頭人將不違制的舊衣服還有一些棉布收拾出來,準備送到順天府叫他們拿去賑濟災民, 兒子主管內務府, 忽然想到,內務府年年都有積壓的布料錦緞……”
楚穆還沒說完, 禮部尚書張馳海就皺眉道:“難不成殿下想要將布料錦緞也捐出去?”
楚穆瞧了張馳海一眼, 心裡不由嗤笑了一聲,張馳海能夠入閣完全是熬資歷熬出來的, 他可以說是三朝老臣了, 外人提起他, 多半就是一個詞,迂腐。這是個腐儒,老學究,因此,他一直支援所謂的正統,也就是太子,等著太子被廢,張馳海還拖著一把老骨頭玩了把死諫,搞笑的是,等著大家看著他尋死的時候,他又捨不得了,算是將自個活成了一個笑話。
張馳海除了對太子,對其他皇子都不算客氣,曾經當面斥責過三皇子楚煜,贏來了直名,當然,以前名聲再盛,在作勢死諫,以為有人會拉他一把,結果因為聖上多少年難得一見的盛怒,導致其他人動作都慢了一拍,使得張馳海騎虎難下,竟是當場裝暈,還被一個老對頭拆穿了。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了,對楚穆這個異軍突起的皇子,張馳海自然也是擺出一副敲打的模樣,生怕又冒出一個安陽郡王來。
楚穆擺出一副詫異的神色,說道:“張尚書怎麼會這麼想?錦緞雖好,但是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立刻變成保暖的錦衣,對於那些災民來說華而不實,直接捐出去,豈不是暴殄天物?”
張馳海被噎得說不出話來,而邊上戶部尚書李洲卻是反應過來了,畢竟能在戶部當差的,怎麼也不會是什麼不通俗物的人,他琢磨了一下,問道:“王爺莫不是想要用這些換取糧食和棉衣?”
楚穆點了點頭,說道:“李尚書說的是,差不多就是這樣!”
聖上微微皺了皺眉,這才說道:“老五,你詳細說說看吧!”
楚穆不慌不忙地說道:“四大織造年年都會進貢相應的錦緞,內務府目前存在大量積壓,兒子檢視了內務府的賬本,內務府每年都會將許多朽壞或者是褪色的錦緞處理掉,兒子覺得,與其等著這些幾乎不可能再用上的錦緞朽壞褪色,還不如拿出來派上正經用場,也能給內庫增加收入!”
楚穆也沒有賣關子,便將他的一部分想法說了出來:“這些錦緞中,一部分的花色是有規制的,這些自然不能拿出來,但是其他的,雖說都是貢緞,但是並沒有什麼忌諱,便是民間平民人家,遇上成婚之類的大事,也是能夠使用各類錦緞的,因此,兒子想著,不如將這些錦緞拿出來,交給內務府或者是戶部名下的皇商出售,再從他們那裡買來糧食棉衣,就可以賑濟災民了!”
聖上聽了,臉上神情變得輕鬆了起來,又是笑道:“老五還是年輕了些,等著那些皇商將東西賣掉,說不定都得年後了,不如問問他們誰家要這些錦緞,直接按照如今的市價,拿糧食棉衣來換便是了!”
楚穆臉上露出了崇拜的神色:“還是父皇考慮得周全,兒子竟是沒想到這個!”
聖上笑道:“你才多大呢,也沒跟這些事情打過交道,以後也就明白了!”
父子兩個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後,又跟內閣商議了一番,期間戶部還有些酸溜溜地試圖從中分一杯羹,畢竟按照楚穆的想法,這又不是一錘子買賣,日後年年都會將內務府庫房裡面積壓的東西處理出去,這可不是什麼小錢,都送進內庫可怎麼好。
聖上也不是什麼隨便叫臣子忽悠的傻白甜,內務府的東西本來就是皇家的私産,賑災正常情況下根本就是戶部的事情,皇帝拿著自個的錢去賑災已經體現了他的仁慈慷慨,再拿著自個的錢去補充國庫,那就是冤大頭,等著這些人日後天天盯著他的內庫不放吧!
因此,盡管內閣那些老臣一個個巧舌如簧,最終聖上還是斷然拒絕了。
內務府那邊隨即就接到了聖旨,頓時,許多習慣在這些事情上頭揩油的人都懵逼了。
一直以來,他們都覺得楚穆是個挺好糊弄的主子,畢竟閱歷在這裡,楚穆才十幾歲的人,內務府那些老油條都混了多少年了,有的是辦法叫人有苦說不出,楚穆也一直遵循著內務府一貫的執行方式,並沒有任何做出改變的意思,他們剛開始還以為楚穆想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內務府幹出什麼成績來呢,結果很快就覺得大概就是個沒什麼野心的皇子想要藉著掌管內務府的機會撈一把,因此,一個個都用心奉承著,藉著奉承楚穆的機會,他們也能上下其手,揩點油水下來。
哪知道,楚穆那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他們也搞不清楚楚穆這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只是聖旨都下來了,他們也只得認了。一想到這事日後就要變成常例,已經習慣了不把自己當外人,從中漁利的內務府諸人都有些被割肉的感覺。
不過,上頭的人可不會體諒這些家奴的感受,皇家不會缺人使喚,別的不說,三年一次選秀,從民間採選的秀女大多數都會成為宮女,進入內務府的編制,至於太監,來源也就是那幾個,戰敗的少年俘虜,犯下大罪的官宦之後,另外,哪怕朝廷嚴禁民間私自閹割,但是為了混口飯吃,依舊有許多貧困人家將家裡的男丁閹割了,企圖送進宮當公務員,甚至,一些前途無望的讀書人也有能狠下心走這條路的。總之一句話,你覺得離了你不行,實際上你後頭還有許多人等著填上你的位置呢,做太監宮女雖說需要一定的培訓,不過那可比科舉成本低多了。
因此,內務府這邊很快行動了起來,楚穆作為目前掌管內務府的皇子,直接採用了錦書提出來的一個建議,想要代理內務府的生意,先交納最低一千石的糧食做保證金吧!這還是頭一年的優惠價,你要是不樂意,來年可沒這麼便宜的事了!一千石的糧食說多其實也不多,即便以京城的糧價,也不過就是差不多兩千兩銀子罷了,畢竟,雪災不比別的,一時間對於糧食産量可沒有多大影響,因此,糧價並沒有多大波動。兩千兩銀子算什麼,真要是能拿下貢緞的生意,兩萬兩的賺頭都是最低的。那些貢緞在民間,那真是有價無市,可遇不可求啊!
那些皇商在京城都有負責的人手,因此,很快都行動了起來,不過兩天時間,就有了超過萬石糧食,還都是當年的新糧,楚穆又在內務府運作了一番,將新糧折成了舊糧,頓時又多了千石,足夠支撐那些災民度過冬天了,至於棉衣什麼的也是差不多照此辦理,楚穆花了一筆錢從京城各個當鋪裡頭收了一批已經成了死當的棉衣棉被,又弄了一批白棉布和舊棉花出來分發了下去,至於那些災民是自個做棉衣還是棉被,那就隨他們吧!
有了足夠的糧食衣服,這些災民也就不用擠在一塊兒,可以做點工了,起碼將他們自家塌掉的房子收拾出來是沒問題了,另外,鏟雪之類的事情也用不著再徵發勞役,就交給這些災民得了。楚穆又叫人在外頭宣揚,這都是聖上從自個私庫裡頭拿出來的錢糧,可見聖上仁愛之心。頓時,民間一片贊譽,一些心思玲瓏的更是組織災民簽了萬民書,聖上心懷大暢,當天晚上還多吃了半碗飯。
當然了,楚穆自然也得了好處,爵位什麼的,想要升是不容易的,真要是升了,他就取代了楚煜變成太子的眼中釘了,但是其他的,還是可以有的。
聖上找到了增加內庫收入的法子,還是年年都有的進項,因此,出手也很是大方,打頭的就是一座內城的園子清逸園,名字倒是清逸,原本的主人卻是□□年間的英國公,這位英國公乃是開國勳貴,與□□相識於微末,按理也能與國同休,偏生卻生了個討債的兒子,投靠了戾王,老爹在病床上呢,就跟戾王一塊兒想要謀逆篡位,硬生生氣死了英國公,將一家子搭了進去,謀逆乃是誅九族的罪過,□□看在英國公的功勞份上,還是給英國公留下了一支後人,卻也被流放瓊州,如今也不知道淪落到什麼地步了。
清逸園是英國公晚年所建,本來是為瞭如蕭何一般自汙,表現自個貪圖享受,並無野心,但是因為出了個逆子,這園子當年營建過程中難免用上的一些手段也變成了英國公一脈的罪狀,清逸園也變成了皇家園林,如今落到了楚穆手裡。
除了清逸園之外,楚穆還得了兩個通州的皇莊,另外又有其他一些賞賜,與前兩個相比,卻是不值一提了。
而錦書,因為楚穆之前那一番話,也得了彩頭,私庫很是充盈了一番,也算是夫貴妻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