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叫陳招娣,十歲。

二女兒叫陳盼娣,九歲。

三女兒叫陳睞娣,七歲。

暖暖穿的這具身體,就是陳家的小兒子,陳寶文,小名鐵蛋兒,今年快五歲了。

王秀娘生了三個閨女,好不容易才有了陳寶文這個兒子。

之前沒少受那些妯娌,七婆八婆的挖苦。

平時對小兒子寶貝的跟個金疙瘩一樣。

自從有了這個兒子,王秀娘也很是鬆了一口氣,腰桿子挺直了,直說她對得起老陳家了。

至於,為什麼說陳家愁雲慘淡呢?

這話就要說到暖暖來之前。

這個村叫大窪村,村裡最多的便是陳,王,孫三姓。

今年正好輪到大窪村,三年一次徭役的時候。

原身的父親,陳大生,也在徵召之列。

王秀娘是賣了她嫁妝裡的銀簪子,才湊了幾兩銀子,給陳父免去徭役。

本來,按照慣例,陳父可以交上幾兩銀子免去徭役。

但是大窪村的村長孫有才,硬說陳父上一次的時候,就是拿了銀子。

這次不行了。以後不是缺胳膊,少腿,殘疾的,都不準拿銀子,必須參加徭役。

這可“好”!陳父還是要去服徭役。

陳家陷入愁雲慘淡。

往年服徭役都是春天去,還總會少幾個人回來。

更何況今年是秋天服徭役,趕冬天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要是回不來,可要受罪了。

王秀娘雖然心裡難過,但是無法,只能給陳大生準備好過冬的衣物。

烙了好幾張餅,並將銀子塞進他的腰包裡。

將陳大生送走,王秀娘就病倒了。

三姐妹最大的也就才十歲。

王秀娘一病倒,可算是著了慌。

一時不查,就沒有照顧好原身。

原身本就是被嬌養著長大,雖然跟三個姐姐比起來,沒受過什麼苦,但吃得也不怎麼好。

一場風寒,便要了他的命。

暖暖過來的時候,身體還熱乎。

唉!

暖暖跟著王秀娘一起長長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