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書,前面就是峨眉山了。”

宋青書跟著殷梨亭一路,從武當出發,一路向西,奔的就是蜀中。

一路上雖然說也沒有耽誤正事,拜訪了路上的各個幫派,委託了有交情的江湖人幫忙打探訊息。

沒耽誤打探金剛門的正事,但殷梨亭一路匆匆安的什麼心,其實也很明顯。

“六叔,現在就上峨眉嗎?”

“今日先歇息一晚,去不去一路奔波的塵土,明日咱們再上峨眉拜訪滅絕師太。”

拜個山還要先休息一晚洗漱一番,這到底是要見滅絕的準備還是見紀曉芙的準備,只有殷梨亭自己最清楚。

“六叔,滅絕師太是峨眉第三代弟子沒錯吧?”

“沒錯。”

“我是咱們武當第三代弟子,師公和郭襄女俠早年有舊,是江湖上世人皆知的事情對不對?”

“你說的沒錯。”殷梨亭點頭說道。

“所以同是三代弟子,見了滅絕師太,我合該叫一聲師姐是不是。上了峨眉山,這個輩分咱們各論各的行不行,你叫師叔,我叫師姐有沒有問題?”

殷梨亭比宋青書大十二歲,今年已經二十八。

這個年齡在封建時代,不管怎麼說都算是一個未婚大齡青年。

這麼大年齡,殷梨亭惦記媳婦,宋青書可以理解。

但就是殷梨亭惦記別人家媳婦,把自己輩分搞了下去,宋青書不太樂意。

“我叫師太師叔,你叫師太師姐,那我還要叫你一聲師叔是不是?”

這關係複雜到殷梨亭已經捋不太清楚,腦子發癢的程度。

“沒這個必要,說好了的各論各的。咱畢竟是親叔侄,你不必叫我師叔,我還叫你師叔就行。”

宋青書安慰殷梨亭道。

武當七俠雖然只是師兄弟,但比親兄弟感情都深厚,說是親的絕對沒問題。

雖然元朝是蒙人當道禮樂崩壞,但張老道是一個宋朝人,遵從的還是漢禮,從根本上就不支援宋青書沒大沒小。

“青書,師父生性豁達,不在乎凡夫俗禮,跟江湖上各大派掌門,從來都是平輩相稱。”

殷梨亭對宋青書解釋道。

“雖然這麼說,但江湖兒女不拘小節,在江湖上行走,從來都是年紀相仿都算同一輩弟子是不是?”

宋青書對殷梨亭反駁道。

張老道不願意佔人便宜,確實很灑脫還很帥。

但對後輩弟子來說,其實挺坑的。

武當二代弟子,宋遠橋本來已經五十歲。

比一些大派掌門的年紀都要大,平白無故的還要小一輩。

“隨你,上山了之後你不要惹師太生氣就行。”

殷梨亭沒奈何的說道。

峨眉不比其他門派,因為張老道和郭襄的淵源,這倆門派可以算是天然盟友、兄弟門派。

如果不是殷梨亭跟紀曉芙定下了婚約,搞亂了輩分,其實兩家的輩分,一直都還挺講究的。

當然了跟峨眉一代二代三代過度的太快,沒有張老道能活也有關係。

堂堂一派掌門,不好出門遇見誰都是小輩,沒一點體面。

“六叔,郭襄女俠眼光也挺好的,峨眉山風景不亞於咱們武當。”

雖然這些地方宋青書後世都有來過。

但是開發過的景區,和現在的天然,最多也就是有些地形上的相似。

沒點輕功在身的話,上個山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