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港島只有四五十萬人口的情況下,朱傳文帶來了幾萬人。

就算不擔任任何的職位,也一樣的有一定的話語權。

加上朱傳文是帶了大筆資金過來的情況,話語權當然就要更重。

如果加上了朱傳文在關外,留下那麼多香火情的情況下。

目前這個階段,沒有人敢輕視朱傳文。

這一次戰爭之後,英子已經沒有那麼強。

對朱傳文已經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態度。

這個年代,港島的工業真的不太行,工廠不到千家,工人也就不到二萬。

也就不怪島上有那麼多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

男人工作都不好找,更不要說是女人。

現在港島的市中心,跟朱傳文準備籌建的元寶鎮,其實是一個情況,都是百廢待興。

朱傳文帶來的人,雖然因為修建的房子還不夠。

有的需要暫時住一下帳篷,有的需要集體擠在一塊居住,居住環境不是很好。

但其實本身的港島居民,這年代居住的條件,可以說也沒有強到哪裡。

有很一部分人都是露宿街頭。

也就是港島的氣候溫暖,要是換在關外的冬天,這些人露宿街頭根本生存不下來。

港島這個時期,除了少數的商業、公房之外,建築也還沒有流行起來鋼筋混跡土。

民居的風格,主要還是木製的唐樓和騎樓為主。

這種木製結構,抗災能力有限,免不了在炮火之下損毀。

再加上了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人口,很許多人“無家可歸”真的就不意外。

“還希望朱先生咱們一起建設好港島……”

“沒問題,不管是招工還是投資,都沒有問題……”

雖然總督有的沒的,跟朱傳文說了不少,就連當初當初關外的戰役,都能跟朱傳文扯上不少。

就連政治方面也跟朱傳文試探了不少。

但總督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朱傳文可以多投資。

不能只在自己的地盤投資,市中心已經滿目瘡痍,也很需要資金的投入。

在總督已經決定把港島發展成,東方甚至世界製造中心的情況下。

這種撿錢的投資,朱傳文沒有不投資的理由。

至於總督希望朱傳文幫助一些就業。

其實問題也不大,最繁重的一批工作,朱傳文也並不希望自己人做。

這個年代的港島人,吃苦耐勞方面,真的不弱於關外和關內。

工人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完全就是家常便飯,整月無休也不是啥問題。

生活上壓力搞的這些人,只有這麼卷,才能生存的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傳傑,看到這些人怎麼捲了的沒有,咱們也要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