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整頓治安(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冰城的道外西門臉上,有一條滿人和漢人聚集的商業街,叫做正陽大街。
如果不是有朱傳文這個意外的話,以後的老朱家遷徙到冰城之後,應該就是會在這條街上開辦一家山東菜館。
這起碼算是國際二線城市,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價值怎麼樣想想就知道。
老朱家能在這條街上,置辦下來一家飯館和貨棧。
起碼說明,朱開山這個人真的很有能力。
不只是種田能賺錢,做生意的能力也不差。
在這條街上做菜館、旅館、茶樓等生意的,其實都只算是一些小角色。
這條街上還聚集著還有很多開銀樓、綢緞莊、錢莊、糧店等大買賣的大老闆,才算是大佬。
這些人已經算是民族資本家,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投入實業,開辦工廠。
這些人手裡的資金,朱傳文肯定是看上了。
雖然這些錢朱傳文沒準備蠻橫的裝到自己兜裡。
但是這些資金,也必須用到朱傳文希望的地方,創造應該創造的價值。
非常時期,必須有一點非常的做法。
“就在這家店吃吧。”
轉悠了半天之後,看到街上有一家菜館,主打的是山東菜,朱傳文心血來潮的說道。
說是正陽大街滿人和漢人聚集的多,這個算的主要是老闆的數量。
要按著人口數量來算的話,當然還是漢人多。
這些漢人又分為已經到關外定居了幾代的遼省人,和新遷徙到關外的山東人。
不管是哪一類人,其實祖上大多都是山東人,都可以適應山東菜的口味。
山東菜館在關外,不是什麼稀有的菜系。
“走吧,咱們進去看看去。”
朱傳文提議,朱開點頭,就足夠決定一家子的行程。
“油燜大蝦、醋椒魚、溫熗鱖魚片、芫爆魷魚卷、清湯銀耳、木樨肉…先來這麼多吧。”
看著選單,朱傳文就先點了一通招牌。
這時候的廚子,肯定不會差於後世,出師的難度更高的情況下,大部分廚子還要強過後世的小店廚子。
基本功都要練好幾年的情況下,肯定強過廚師學校的短期培養。
沒有點真本事,真的會被人砸店。
就說在正陽大街開的飯館,也有自己的規矩。
掛一個幌子的是小店,兩個幌子能做地面上的各道炒菜,三個幌子就得南北大菜都能做的出來,三個幌子,就是客人點什麼,店家就要能做什麼菜出來。
朱傳文雖然是隨便選的一家,但是這家店外面也掛了三個幌子。
“好嘞。”
夥計應承道,這個時期的服務,其實也不差。
雖然不如美女服務員養眼,但是情緒價值給的充足。
想要的話,要夥計表演一個報菜名,都可以表演的很好。
“幾位客官,這是小店最好的毛尖,希望客官們以後可以常來關照小店。”
這個時候菜館掌櫃的也提了茶壺過來。
“掌櫃的,聽你們口音,你們是從山東來的?”
朱開山對掌櫃的問道。
雖然東北的口音很有感染力,經常處於東北的語境之下的人,都會被轉變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