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傳武送到軍營摔打之後,這個冬天朱傳文就沒有繼續在做其他的事情。

氣候就決定了關外的冬天最好的選擇就是蟄伏。

能做的也就是招聘了一些各行業的人才,發展經濟修煉內功。

只到開春,春耕完了之後,朱傳文才開始又一次進入工作狀態。

“師座,開春之後咱們師團招募新兵兩千餘員,現在咱們有戰兵三千餘人,各地縣城巡捕加上各村鎮保安隊,扛槍的還有二千餘人。”

副官對著朱傳文匯報道。

這就是朱傳文的目前的實力,在關外不能算差,但也算不上特別出挑。

朱傳文還是實力不夠,只是從北洋方面要到了一個空頭編制。

沒能從袁大頭手裡刮一些金銀出來。

現在國內只有兵馬上萬的大號軍閥,在袁大頭需要地方支援的情況下,才能從袁大頭手裡扣出一點資金出來。

目前關外也就是佔領了奉天的張家,收到了袁大頭的資金收買。

奉天毫無疑問,算是關外的核心,張家確實佔據了地利。

遼寧一省,比其他兩省加東蒙的人口都多。

“夠了,給這些新兵三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我要做黑東鎮守使。”

養三千人,要比樣一千人開支多好幾倍。

滿清的時代,養兵跟著滿清的軍晌走,每個兵就只需要一兩塊銀元。

進入民國,局勢混亂,士兵地位飛速提高,關內的各路軍閥,直接把響銀提高了十倍。

考慮著關外沒有關內那麼卷,朱傳文手下也不存在剋扣的問題,但起碼也要加到五塊。

手下的地盤,不過分搜刮的情況下,已經不好供養這麼多人。

就是刮地三尺,就這麼大的地盤和人口。

也不可能讓朱傳文堅持二三十年。

增加了兵馬,擴大自己的地盤,也就刻不容緩。

民國之後雖然官制有一些混亂,但是總的來說。

一省的長官就是都督,一省劃分幾個地區,一個地區的長官就是鎮守使。

掌管數縣的叫道尹,管理一縣的叫縣知事。

現在朱傳文手下其實就幾個縣的地盤。

能要來一個師長的名號,還要多虧朱傳文這些年,不管對土匪還是清兵都戰無不勝,打出來的精銳名聲。

關外這塊地盤“北朱南張”是有名的兩支長勝之師。

“是,保證完成任務。”

下面的各個營長,對著朱傳文保證道。

“散了吧。”

朱傳文擺手回道。

對於政府附近的幾個地區,朱傳文倒是沒什麼擔心。

雖然說其他的軍閥人馬也不少,怎麼都有幾千號人。

但是士兵還是之前清兵巡防營的底子。

這些滿清的巡防營,說白了就是跟奉天的張家一樣的底子。

都是朝廷招撫的土匪和地方保險隊。

這些土匪和清兵比起來賣慣了命,不懼生死,當然算是彪悍,但是跟朱傳文下大價錢裝備和訓練的精銳,沒有什麼可比性。

朱傳文是不承認自己也屬於這一類的,起碼自己的人馬裡面,沒有混編進那麼多沒底線的土匪。

當然了,想要繼續擴大規模,招攬降兵肯定也是重要的一個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