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傑跟玉書這麼多年,還是這麼形影不離。

這倆的事,已經不只是什麼心照不宣,是一件定死的事。

也就傳武作為老二,尷在中間,才耽擱了一些三媒六聘的程序。

要不然傳傑和玉書的婚事,已經應該進行好幾步。

“玉書,你先替我們謝謝你們爹孃了,我們晚一點再過去。”

朱開山作為一家之主回道。

夏元璋找朱開山倒不至於有什麼事情,單純是喝喝茶交流一下,熟絡一下感情。

“好嘞,等我回去了跟他們說。”

玉書笑了笑應了下來,但是沒有準備立馬回家。

留在了朱家,跟著老朱家的人一起聊天。

秀兒和玉書加入老朱家的家庭聊天之中,可以說一點都不突兀。

現在兩個人還沒有嫁到朱家,秀兒和玉書都還沒那麼多其他心思。

和鮮兒聚在一起,聊起來還是挺和諧的。

“行了,你們去玩吧,不用一直陪著我們。”

又簡單的聊了一下之後,朱開山就把除了朱傳文之外的其他都給打發了出去。

“傳文,你這次出來都沒有跟清兵交戰吧?”朱開山沒等朱傳武回答,就自己嘆氣起來:“才過上幾年的安生日子,這世道就又亂了起來。”

可能是鬧義和團被傷的太深,朱開山變的特別厭惡戰亂。

“沒有交戰,滿清官員也知道自己走到了末路,捲鋪蓋逃命都來不及,哪裡有什麼抵抗之心。爹孃你們放心,有我我們民團在,其他地方不好說,咱們這塊地方暫時還亂不起來。”

朱傳文理解朱開山想過安生日子的心思,為了安慰拍胸脯道。

雖然滿清滅亡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政權更替的過程,對於百姓來說從來沒有那麼友好。

“遇上了人禍就免不了天災,老天也看不下去了,開春到現在也一直沒有下雨,遇上了人禍,又趕上天災,今年的日子就難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開山繼續嘆氣,心情可以說不怎麼美麗。

也不能說是天災人禍容易一起爆發。

主要是先有了天災,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才容易跟著發生人禍。

擔心完了外部之後,朱開山又擔心起了老朱家的那些田。

如果不是惦記老朱家的那麼些莊稼,知道滿清滅亡,朱開山本是應該很開心的。

起碼一直惦記的通緝令,不再是問題。

“爹,關外這邊不是咱們山東,沒那麼容易連年乾旱。就是一時的天時不好,也就偶爾的一年,有那些水塘撐一撐也過的去,不至於跟前些年咱們老家一樣。”

這不是朱傳文安慰朱開山。

關外因為地理緯度,森林覆蓋率,水系密佈的原因,沒有那麼容易出現旱情,是有依據的事實。

所以關內一有災情,人口就往關外遷徙,確實是跟智慧的做法。

關外確實很難會沒有飯吃。

朱傳文知道放牛溝會經歷乾旱,不可能不做一點防禦措施。

趁著地勢,修兩個水塘儲備一些水,不是啥難以做到的事。

“文他爹,你也別一直擔心這個,憂心那個的了,咱們家日子現在已經過的很好了。當初離開山東的時候,我再怎麼想,也沒想到咱們家能過成這樣。”

朱魏氏對著朱開山說道。

朱魏氏的心態應該說比朱開山還要好一些。

主要是朱魏氏最容易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