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文對於城內同胞的最後仁慈,就是用一路收集來的炸藥,炸燬了城門,給日子封鎖多造成一點麻煩。

“多謝好漢的救命之恩,還請留下名號,日後相見,定有回報。”

出城之後,難民之中為首的幾人,紛紛對朱傳文抱拳稱謝。

“同是天涯淪落人,萍水相逢,名號就不必了,好不容易出了城,大夥都各自逃命去吧。”

雖然這確實是一個打算響名頭的機會,但是朱傳文也不準備在東北插旗當鬍子,這個名號也就報不得。

有的時候,名氣大並不見得就是好事。

這麼多人都知道朱傳文幹掉了不少日子,傳揚開來,對老朱家也是一個麻煩。

畢竟很長時間之內,東北都會在日子和毛子的控制之下。

自己老爹的名號,倒是傳的很廣,北方几省之內,到處都有朱開山的傳說。

已經成了說書人嘴裡的故事。

在江湖上吃得開吃不開不說。

反正朱開山混的是連老家都回不去了。

“好漢,我們家當家的在何處?”夏掌櫃媳婦李淑芳問起來。

在朱傳文的重點照顧一家,夏元璋的一家五口,到是保全了性命。

就是上了年紀的李老漢夫婦,除了有一些狼狽之外,也沒什麼大問題。

“在城南郊外,我帶你們過去。”

說是朱傳文帶幾個人過去,其實對旅順附近,朱傳文遠不如幾個人熟悉。

是被幾個人指路,朱傳文趕著馬車,走了許多鄉間小路,從城外饒了一圈,匯合了夏元璋和老朱家一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兩家人就在旅順郊外修整起來。

雖然老漢家裡住宿條件一般,還擠了朱夏兩家這麼多人,當然有些艱苦。

但還是要比在山東趕路和海上坐船的時候,舒適太多。

等著旅順、大連一帶,日子和毛子交戰告一段落。

火車正常通行之後,兩家人才結伴進了大連,坐上向北發往元寶鎮的火車。

朱家一家子本來就是,要去元寶鎮投奔老爹朱開山。

夏元璋一家在旅順的產業,在戰火之下也化為了烏有。

夏元璋也只能跑到元寶鎮,投奔自己的老爹。

雖然朱傳文和夏元璋年齡差距不小,算是兩代人,但是要去元寶鎮啃老這一點,兩個人不謀而合。

“娘,這東北的天氣,也太冷了。”

坐火車就比較順利了,沒什麼意外,沒有天災,沒有人禍,兩家人順順利利的就到了位於三江口的元寶鎮。

在旅順等待的一段時間,還是要比自己趕路更快。

就是耽擱這麼長時間,已經進去了深秋,對於東北來說,早已經進入了天寒地凍的雪季。

老朱家一家子哪感受過東北的溫度,傳武第一個就罵罵咧咧起來。

“傳武,把你那帽子給帶好了,別把你的耳朵給凍掉了。”

朱傳文對著傳武說道,修整了之後沒有趕路的疲憊之後,傳武就又跳了起來。

這一路上的辛苦,都沒怎麼影響到傳武的精神狀態。

其他看不出來,這個老二吃苦肯定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