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一般的海鮮也不是什麼昂貴的東西。

來了不吃點,怎麼都不合適。

“傳文,馬車咱們也用不上了,你去試試把馬車賣掉,再換點糧食回來吧,咱們也不知道還要在港口等多久。”

普通的漁船,改造成的貨運船,當然沒有馬倉。

不存在帶著馬上船的可能,跟朱家願意不願意多花錢沒有關係。

看著整個一個港口,基本上都是災民,朱魏氏也有了糧食不足的焦慮。

“行,我去把馬車給賣掉。”

朱傳文應了一聲,這本來也是朱傳文的打算。

馬車到了這裡,也算完全了使命,肯定要處理掉。

就是要怎麼處理,朱傳文還沒有想好。

但等朱傳文問過價了之後,朱傳文也就沒有再糾結。

港口的這些商號出的價格不高,多少有一些趁人之危的意思。

老朱家的資金,暫時也足夠用。

朱傳文也就沒有選擇賤賣,留一輛馬車養在小世界,肯定有用得上的時候。

在這個年代,馬才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馬車沒有賣出去,也就需要給馬準備糧草。

準備了一個月的馬料之後,朱傳文就找了沒人的地方,連馬帶車的把馬車都給收了起來。

一些上船不好帶著的物件,也被朱傳文給收了進去,說的就是幾把朴刀,有點太過於扎眼。

這就算是安置好了馬匹。

“娘,這是我買回來的東西。”

逛了一圈,朱傳文也把自己身上,積攢下來的三千多個大錢給花了出去。

實在是上了船之後,也就沒有了補給的可能。

錢肯定是花了更實在,不管是銅元和銀幣,都不當吃不當喝,沒有物資實在。

這一部分錢主要是買了糧食。

之前路上的日常補給,花的是朱開山送回來的銀元。

系統給朱傳文的低保,也就留了下來,現在剛好洗白。

加上一些系統給的物資,各種糧食、肉食、糕點、酒水。

大致跟一輛馬車的價值倒也相當。

“傳文,這都哪裡買的啊,我還以為就只能買一些糧食和煎餅的。”

朱傳文帶回來這麼多東西,對一家子來說都是一個驚喜,尤其是擔負一家子的朱魏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魏氏其實只是一個優秀一點的農村婦女。

沒有出過遠門,沒有長途遷徙的經驗,其實挺擔心,一家子吃不好住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