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連累已經是避免不了的事,那在被連累的同時,汲取到一定自己的利益,可能就是唯一的安慰。

“兆成,這姑娘真是咱們林場長大的孩子嗎?”

顧長山被刺激的有些恍惚。

鳳勤這種對家鄉人下手最狠的做法,有駁顧長山做人的原則,是顧長山永遠理解不了的操作。

“爸,這真是富寬叔和馬二姨家的姑娘,是咱們林場的孩子,如假包換。當初人剛到林場的時候,不還在咱們家賴了那麼長時間了嗎。”顧兆成這樣說,當然不是為了扎心

“但是這並不重要,現在重要的事,是又要有好多的林場職工沒有飯吃,咱們三道溝發展的更好,才有能力接濟一下他們。”

“你說的對,回去我就研究一下,是不是可以擴大一下藥材和水果的種植規模,多招一些人進來。”

顧長山點了點頭回道。

顧長山就是有心,林場這邊其實也做不了太多。

能做的,也就是儘量為這些四五十歲失業職工。

提供一份收入還過得去的工作。

要不然這些人,只有保安的一條路比較容易走。

在社會上真沒有太好的生存能力。

林場的藥材和水果種植,主要是為了採摘。

需要一定的規模,但是並不需要太大的規模。

但是為了多養一部分臨時工的話,不是不可以擴大一些。

但這規模擴大的,成本也要增加很多。

還要為這些多餘的產出,找各種的銷路。

沒有了遊客,自己上門採摘,不愁價格和銷路的好處。

真的就只是緊緊為這些人提供一份工作,創造不出來太多利益就是。

“我看看吧,過一段時間,組織一個招聘,公司也招一些人進來。”

旅遊公司也可以看情況招一些人進來。

雖然都是上了年紀的中年人,沒有大的培養價值。

但這些人起碼對山林熟悉,願意並且有耐的住寂寞,能安心在林場工作。

還是有一些沒技術要求的崗位,可以讓這些人做的。

“走了,咱們回林場去。”

顧長山即使不開心,工作也不會耽誤。

更不要說,這還是想要做事的情況。

“馬曉芸,你給我出來。”

“馬曉芸,梁富寬,你們躲在屋裡不出來算什麼,縮頭烏龜是嗎。”

“你們可真是養了一個好姑娘,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就是為了砸我們飯碗是吧,好讓我們跟你們一樣。”

受到牽連的當然不只是顧長山。

梁富寬和馬曉晴這兩口子,才是真正被大夥遷怒集火的人。

梁鳳勤畢竟是這兩個人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