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樣做有的缺德,顧兆成都想隔一段時間,就給這些人上上壓力。

“媽,我給你拿了一些梨過來,你沒事的熬點水喝,多潤潤肺,潤潤嗓。”

在兩股風吹起來了之後,顧長山這邊算是暫時安穩,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有了幾分二三十年之前,這些人為了趕產量,支援國家建設的熱情勁頭。

可以算是夢迴巔峰。

但老顧家又一次成為了屯民最喜歡打卡的地方。

屯裡的大媽大嬸的有點空閒,就要來找那存花嘮嗑,想要旁敲側擊的得到一些準確訊息。

那存花接待這些大媽大嬸,把自己接待的口乾舌燥,口水都要說幹了。

為了那存花嗓子好一點,各種潤肺潤嗓的水果,梨、批把、西瓜、葡萄顧兆成是輪番的給家裡送。

“我都說了我啥都不知道了,她們還是一個個過來問。”

現在換成了那存花挺無奈。

孩子都長大出去了之後,那存花家務少了很多。

其實比之前要輕鬆許多,有了空閒,那存花是願意和大媽大嬸聊天的。

但是架不住整天的有人來嘮。

更重要的是這樣嘮嗑,嘮起來也沒什麼意思,甚至不如聊一點誰家的八卦。

“媽,要不然你去我那邊住幾天吧,那邊起碼離這遠一點,她們不至於那麼遠的跑過去找你。”

三四公里的山路,足以限制著這些人不會常去。

當初顧兆成建房,要遠離這片家屬區,進山工作更近是一方面。

考慮到屯裡人都是瓦房,自己建別墅,太扎眼是一方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是考慮,和屯裡保持一點距離,能圖一個清淨,也是一個方面。

“你那裡我就不去了,我去了你爺和你爸怎麼辦?”

“現在不是以前,不說那些營業的飯店。就是白吃,屯裡請我爸吃飯的都要排隊,你還怕他們沒飯吃嗎?”

林場商業多的情況,就是要比之前方便。

不會說家裡的老孃們有點事,就搞的沒有地方吃飯。

宋留喜和顧長山現在可以放養一下。

不至於那存花走開一下的話,連頓熱飯都吃不上。

“那存花,那存花!”

母子兩個嘮的時候,老顧家院外,又是傳過來一陣呼喊。

“這又是誰啊,兆成,你出來看看,別讓狗繼續叫了。”

留在那存花院裡的這隻小黃已經變成了老黃,已經八歲。

算是一條老狗,這些天看門,也是挺辛苦,顧兆成也沒忘記,帶來了大骨頭犒勞狗子。

“我聽著是二姨的聲音,他們家又沒有人是林場職工,怎麼也跑過來了。”

顧兆成回那存花道,馬二姨的聲音還是有辨識度的。

因為有狗叫,那存花沒有聽出來,但顧兆成還是聽出來了。

“別叫了,你也歇一會兒吧。”

從屋裡出來之後,顧兆成來到狗窩旁,對著狗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