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進城,天氣不好,顧兆成也沒去做其他事。

雖然藥酒也泡了兩個月,差不多到了能用的時候。

但是這些藥酒也沒有著急賣。

起碼沒有急到要顧兆成頂風冒雨的推銷。

比較理想的情況,還是找之前,那些一直進山倒騰山貨的外地老闆。

從開始改開之後,就有一批人一直往林區跑。

能力最大的一波,當然是惦記林子裡面的木材。

在木材以火車皮往外運的黃金時期。

在錢依然很“值錢”的時代,就可以輕鬆賺八位數身家。

到了林場沒落的時代,這些人已經不需要主營林場方面的業務。

但是最早做生意的人,最多的還是小商小販,二道販子。

林場裡面的很多出產,珍惜藥材,動物皮毛,很輕鬆就可以賣到國外。

在外匯很值錢的時候,也是可以很順利的成為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

做的時間長,運氣也不錯的一些人,到這個年代,都成為了不小的老闆。

可能現在在禁獵了之後,這些老闆都拓展了其他方面的生意。

但還是有挺多人對於林子這邊的出產沒完全放棄。

林子裡面的資源,也算被這些販子、老闆之前那麼多年經營,打出來了市場,很有一些人追捧。

越稀少,越被人惦記,有人犯罪都要去做,已經足夠說明這其中的利潤。

這些老闆,也就一直都有派人,進山過來收購山珍。

這些人不只是有錢,並且因為了解山珍,所以算比較識貨。

顧兆成的藥酒,也就容易賣出去一個好的價錢。

進入七月份之後,本來一直都在下雨。

到了七月七日、八日這兩天,天氣難得的晴朗起來。

這天氣其實不能說差,已經在盡力配合這批考生。

高三的學生在參加自己一輩子,可能最重要的一場考試。

顧兆成在家裡爬上爬下,上房揭瓦,維修家裡的屋頂,棚子和倉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年的雨勢,要比往年的時間,都要大上一些。

起碼可以算是十年一遇。

就是老顧家院裡的籬笆,也沒經受住考驗,被風吹雨打破壞了一些。

院裡的這些事看著不大,但是夠零碎,陸陸續續修修補補的,也忙活了兩天。

這還是顧兆成抓了自強和兆喜,幫著自己打下手,搬磚遞瓦的結果。

把宋留喜的屋子,給換了一層油氈,又給補了破損的瓦塊之後。

老爺子的房子在幾年之內,也就應該不至於遭受什麼意外,只是普通的風風雨雨,不至於再外面大雨,屋裡小雨。

至於院裡的簡易倉房和棚子,結果本就突出的是一個簡單。

質量就不要去要求了,反正補起來也不麻煩。

“喜他媽,你把菜和肉都買回來了嗎,興傑馬上就回來了。”

八號這天,顧長山沒在場部耽擱,下班就早早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