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提前預防(第2/4頁)
章節報錯
學校食堂就算有在很多方面做的不到位,但最關鍵的一點便宜實惠會保證。
“大哥好不容易來一次市裡,想下一回館子,你讓大哥吃什麼食堂啊。既然你不願意點,那大哥就幫你點了。”
這一次穿越到現在已經有幾個月時間,顧兆成連一次正經的館子都沒有下過。
趁著給興傑改善的時候,顧兆成也準備自己開開葷。
顧兆成這個臨時工,在局裡培訓,吃飯雖然不花錢。
但是下面過來培訓的人,是局裡食物鏈的最底層。
這一次參加培訓的還大多數是臨時工。
這些單位,已經區別於林場的樸實,逢高踩低,地位越低,伙食越差,也就避免不了的。
就是食材差不多,廚子做起來敷衍,只管熟,那也沒辦法。
“老闆,你這店裡什麼菜拿手一點,看著給我推薦一下?”
顧兆成把老闆叫了過來。
小飯店也就幾十平的營業面積,屬於最簡單的夫妻小店,再僱兩個人的那種,這個館子也不大。
“我們家小雞燉蘑菇做的最好。”
“這個菜不要。”
市裡的小雞燉蘑菇,做的再怎麼好,也不如在林場用土灶、走地土雞和野生榛蘑燉的好吃。
“鍋包肉,紅燒排骨。”
東三省一直都是統一稱呼,都要快作為一個單位的原因,也不只是都在山海關之外,環境和習慣各方面都很相似,也是重要一個原因。
就是各省的居民口味也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細節上會有一些區別。
“這倆菜不錯,要了。”
“豬肉粉條,熘肉段,溜肥腸。”
“豬肉粉條來一個吧,有什麼素菜沒有……”
“大哥,這些差不多了,夠咱們吃了。”興傑在一旁提醒道。
顧兆成想了一下東北的菜量,兩個人要吃四個硬菜,確實有難度,就是兩個人正長身體的年輕小夥,也幹不了四盤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豬肉燉粉條算了,來一個乾煸菜花,一個豆角燒茄子。”
對於林區來說,這個季節的蔬菜,也算是少見。
就以老顧家的條件來說,不會常去買價格高的大棚蔬菜吃。
吃最多的就是易儲存的土豆,白菜,蘿蔔,和一些幹豆角,茄子之類的乾菜。
“大哥,這點的有點多了。”
“多啥多,這也不多,你看你這段時間瘦的。”
動腦子也一直是一件消耗挺大的事。
要不然也不會那麼多用腦過多的人,怎麼吃也長不胖。
“我也沒瘦什麼,就是穿的沒之前多,看著瘦了。”
興傑勉強解釋道。
“興傑啊,大哥給你買了一套習題,還給你帶了一些奶粉餅乾,你晚上要學習的話,餓的時候就吃一下。”
顧兆成沒有勉強興傑一定要胖。
這是爹媽會強調在意的事,顧兆成就是說到了,提醒一下,不會一直操這份心。
興傑比顧兆成只小一歲,而且已經是一個成年人,思想也很獨立,顧兆成沒法當興傑是孩子,只能是一個弟弟。
到了高考最後一點時間,學生瘦一點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不付出點什麼,怎麼能闖過獨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