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期末考試(第1/4頁)
章節報錯
既然是要包餃子,顧兆成也就沒出去河邊撈魚。
不是每天都去河面被凍結實之後,近一米的冰層,想要鑿開撈魚也是挺費時間的。
留在了家裡幫忙做餃子,那存花去菜場買肉,顧兆成就在家裡處理酸菜。
從缸裡把酸菜撈出來幾顆,把表面上的浮物沖洗掉,水分擠幹。
把酸菜先簡單改刀切一下之後,繼續放水裡泡著去,泡上一會兒十多分鐘,再給擠幹水分,也就差不多可以用來剁碎做餡。
家裡的這種酸菜,洗兩遍也就差不多,洗多了也會失去味道。
作為東北地區一個廚藝優秀的婦女,那存花自然也能醃的一口好酸菜。
只是這個年代大部分都是在家裡自己做,還沒很好的市場罷了。
要不然那存花的手藝,用來賺錢都有可能。
“兆成,要吃餃子,現在時間也不算早了。我和麵,你幫著把這些肉給剁了。”
顧兆成把酸菜處理好了之後準備,那存花也在菜場買了一刀肉回來,大概有個兩斤的樣子。
“好,這些就交給我了。”
也是客流量小,賣肉老闆不太賺錢,到了這個年代,連個自動絞肉的機器也沒有,還要自己剁肉餡。
雖然自己手工剁肉餡的味道要好一點,但這也不是賣肉的不提供絞肉服務的理由。
除了味道好,有時候方便也是挺重要的。
還是這邊市場太小,只生存的下一家肉攤,讓老闆可以儘量的節省成本,不擔心沒有顧客。
“今天什麼日子,還吃上餃子了?”
等著餃子包上兩蓋簾,在外面都凍上之後,顧長山也回了家。
顧長山不像顧兆成工作這麼摸魚。
顧兆成一個月,除了上二十天班之外,隨時休息。
顧長山有兩個生產隊需要管理,除了伐木之外,還是有一些行政工作的。
管理兩個工隊的好處,可能就是不用親自伐木。
但是來回的監督,也不見得輕鬆太多。
“今天不是發工資的日子嗎,兒子第一次發工資,咱們也吃點好的。”那存花笑呵呵的回顧長山道。
也是挺簡單的人,家裡不愁吃喝,就能很開心。
“也是啊,兆成第一次領工資,我給你們幫忙。”包餃子這個事情,一直都是一項全家活動:“包完之後,再做上幾個小菜,我們爺倆也喝上一點。”
一些細節方面,可以看出來,顧長山還是愛酒的。
既是戶外工作,又是力氣活,有保暖和解乏的需要,很難不喜歡這些。
“好,你們爺倆包著,我整幾個小菜去,等兆喜回來之後,讓他去買酒。”
那存花起身說道,顧兆成不在家之後,去小商店跑腿這樣的活,顧兆喜算是完美的接收了過去。
“媽,兆喜他是不是放學之後,又不知道立馬回家了?”
有了工作之後,就是比之前的時候事情多。
顧兆成對顧兆喜的監督,也就鬆懈了不少。
“兆喜放學了之後,願意玩就玩唄,你一直拘束他幹嘛?”
那存花跟林場其他的婦女一樣。
都是覺得孩子放養出去挺好,孩子去外面鬧騰比在家裡鬧騰好。
家長相對的輕鬆一點,孩子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還是不太能理解,顧兆成對顧兆喜的約束。
對顧兆成就談不上什麼配合了。
顧兆喜說上幾句好話,就可以糊弄住那存花,放鬆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