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梁家來說,這也是天塌了的一件事。

如果因為把鳳勤留下來,丟掉家裡的飯碗。

鳳勤是滿意了,另外兩個女兒可能就要沒飯吃。

對哪一家都可以說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我想明白了,她就是沒說過那樣的話,她也是不想要我,想要把我送回山東去。”

這孩子骨子裡面其實挺強勢,挺倔強的。

像是馬曉雲的女兒,性格都是一脈相承,在顧家顯得乖巧。

只不過是為了生存,怕無處可依,故意討好顧家,才做出了一副乖巧聽話的樣子。

如果不是要依靠顧家生活的話,鳳勤在顧家絕對不會是這個狀態

一個孩子為了生存,在老顧家生活,賣乖討好,壓抑偽裝,感覺也談不上多幸福。

“也不能這樣說,這不正好趕上林場困難了嗎,如果不是為了保住工作,好養活你們三姐妹,你媽也不至於這樣。”

雖然顧兆成也不太認同馬二姨的做法,但是顧兆成算是理解馬二姨的難處,這也是一種選擇。

顧長山也是理解梁家的,要不然不會接受鳳勤。

“大哥,你是不想我在留在家裡嗎?”

“我哪裡會不願意,家裡就缺一個女兒。你在家裡,爸笑臉都比以前多了。只是不能因為老顧家想要一個女兒,就把你從你媽身邊奪走,老顧家不是這樣自私的人家。”

梁鳳勤真的很聰明很敏感,顧兆成就是稍微透漏一些意思,孩子就察覺了出來。

只是梁鳳勤點出來,顧兆成也不能承認就是了。

直說對鳳勤是傷害是一方面,就是顧長山那存花,也接受不了,容不下一個小女孩的顧兆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鳳勤,你這也算是從小就走南串北了,你看大哥長這麼大,連邊河都沒有去過幾次,你能不能跟大哥講一講,外面的世界,山東是怎麼樣的?”

不能再勸鳳勤走人,顧兆成就轉移了話題。

轉移話題是一方面,也是想多瞭解一下鳳勤。

就是不願意跟親媽回家,養了六年的姥姥姥爺,小姨姨夫,也都是鳳勤很親的親人。

按說投奔這些人也很好。

就算不接受親媽,其他親人不是沒有,何必就非想賴在無親無舊的顧家。

“大哥你說煙臺啊……”

鳳勤在煙臺生活的其實不錯,已經不是吃不飽的年代,不差鳳勤這一口飯。

城裡各方面都要比山區好很多,吃的穿的玩的,跟山裡都不是一個年代。

小姨姨夫對梁鳳勤也稱得上不錯。

還有姥姥姥爺可以幫忙照顧,也算是生活的很好。

只不過最後,小姨家裡下崗,已經照顧不了鳳勤。

這些親人把梁鳳勤一個人,送上了開來東北的火車,還是傷到了鳳勤的心。

對養了自己六年的小姨,也就沒有了信任。

“好了,大哥知道了,你去玩吧,這些魚夠咱們今天吃了的。”

聽了之後,顧兆成又一次斷定,孩子的性格主要就是成型於幼年時期。

孩子不是在顧家才長歪的,本身就是一個情感淡漠的人。

更堅定了顧兆成,儘可能勸孩子回梁家的想法。

只要不是自己投入感情養大的孩子,就是被背刺一下林場,也不至於讓顧家那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