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臉都不要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和齊衡聊了一通,這件事也就算過去了。
有沒有效果,有多少效果,還是要看齊衡後面的行動。
……
齊衡可能也是聽進去了一些盛長柏的話。
一段時間,沒有怎麼彈劾禹州團伙。
也有這段時間,禹州一夥人安分了一些,已經不如初入汴梁的時候那麼過分。
禹州這批人是窮人咋起,沒學過規矩。
也沒有做過官,不懂官場上的一些潛規則。
因為都是皇帝老人的原因,只憑感情,不憑能力,其中避免不了良莠不齊,充斥著不少飛揚跋扈的人。
認為趙宗全做了皇帝,也就是禹州人坐了天下。
覺得自己身份高了一等,這批人每天很難惹禍。
時不時就有一些禮制上的僭越行為,在汴梁城裡縱馬狂本,飛揚跋扈,囂張蠻橫。
這些人其實也不比原本的邕王、兗王兩家低調。
更是因為沒受過什麼教育,和規矩約束的原因,行事上會更為粗鄙和張狂。
雖然皇帝從禹州帶來的人少,但是這些家庭的人並不少。
每一個人都是代表著後面有一個大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加上姻親的許多家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人學習汴梁的規矩,學不會。
但是跟著原本的汴梁勳貴紈絝,浪蕩子,學習怎麼跋扈,學習怎麼擾民,學習怎麼為禍,還是很快的。
這麼一大批人,進了汴梁,都成為了汴梁新貴。
作為汴梁的“貴人”,置下產業當然也是必須的。
但汴梁城裡的田鋪,各種生意,城外的田莊,在已經開國幾十年的情況下,早都已經飽和。
尤其想要大規模的置田,從來都不是想買就能隨時買到的情況。
這些人為了給自家置產,少不了也會有一些以勢壓人,強買強賣的情況。
這段時間,禹州團伙,該置產的已經置下了產。
敢於違禮違法的,被笑話,被彈劾的多了,有了經驗,也知道了該怎麼收斂。
經過了小一年時間,禹州團伙才算是初步的適應了汴梁。
秋天之後,也就到了冬天,溫度低到屋裡需要點炭火的時候。
盛長柏也從騎馬,改為了馬車出行。
偶爾在御史臺坐班的話,也會和在工部坐班的盛紘,一起回家。
“主君,長柏,有喜了。”
王若弗看到了兩人下衙回來,就是大喜的說道。
“喜從何來?”盛紘回道。
“下雪了這不就是喜事嗎,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這樣的雪,今冬多下幾次,明年就不會缺水,肯定是一個豐年。”
盛長柏跟著說道,靠天吃飯的時代,上到皇帝下到佃戶,所有的階層,都很關心天時。
今年總體上來說,汴梁附近還是有一些乾旱的。
沒有灌溉條件的土地,還是要比豐年欠收上一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