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又是一年冬(第2/4頁)
章節報錯
“那我也同意招撫各支蠻部。”
情況還算不差,收服這些番邦的功勞,可以分潤給一些給武將士兵。
對於這件事,武將也會表現出來支援的態度。
計劃定下之後,盛長柏首先還是呼叫大房的支援。
雖然盛長柏主要是代表著朝廷,和這些番商互市。
但是朝廷畢竟有很多地方,沒有私人操作起來這麼靈活。
既然盛長柏到了西北任官,大房的生意,也就可以拓展過來。
除了方便盛長柏影響秦州商業之外,絲綢之路的可觀利潤。
也可以幫一直給二房輸血的大房,回一波血。
雖然大周朝對外貿易,大多走的都是水路。
陸路上的貿易量不大,但這不是因為陸路沒有利潤。
主要還是因為大周沒有西北,傳統的絲綢之路,並不太平。
大周也有意的在封鎖外邦,商路沒有那麼容易走通。
其實這條路,還是一條黃金之路。
然後盛長柏在秦州城的工作,就是和到秦州的各異族,各部落的番商接觸。
這些商人其實大多也都是各個部落的高層。
兩方各自有意接觸的情況下,短時間內盛長柏就熟悉不少的部落繼承人。
收到了不少人送過來的西域美女,良馬。
盛長柏也禮尚往來的回了一些絲綢,茶葉,瓷器。
底線還是要的,貿易可以有,但是主要還是集中在奢侈品。
資敵這些事情,還是不能做的。
降而復叛,判而復降,也是這些部落的常規操作。
其實現階段來說,大周的經濟確實也發展到了一個巔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確實可以使用經濟手段,對各方進行一些經濟掠奪。
大周的生產力不強,也是相對於後世來說。
在當代來說,大周還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生產力最高的國家。
只是因為軍力不強,想要透過貿易手段,謀得太多的好處,也就沒有實現的可能。
畢竟大周軍力不強,軟弱可期的情況下,這些四鄰,都不會和大周那麼講規矩。
沒有自由定價權的情況下,貿易上,大周其實處於弱勢。
遼國,西夏,屬於強勢,大周被動開放貿易。
其他的國家,大周為了各種原因,貿易中取得的利益也不多。
當然了,除了這些參與了政治因數的貿易。
只說單純的交易,大周的絲綢,瓷器,茶葉,金器,銀器,珠寶,寶石,在海上絲路的各個國家,還是很暢銷的。
朝廷雖然得到的好處不多,但是一批海商,還是得到了豐厚利潤。
海貿這邊可以等後再說,現在大周的海軍,也並沒有能力制止走私。
大周發展海軍,確實有一定的收益,有機會了可以掏遼國一把。
但現階段,還是先搞定了西北更為重要。
海軍算是比騎兵,代價更高的軍種,大周其實還是發展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