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燁心情還可以,還可以開玩笑。

也說不好是真的寵辱不驚,還是心裡有底氣。

大周朝送別,許多人喜歡贈詩,除了文風確實興盛之外。

盛長柏私人認為,有很大一部分人,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省錢。

寫詩送別,足夠文雅,不失體面,又足夠節省。

畢竟文人結交的人數最多,需要人情世故的時候就多。

真金白銀的送起來,很多人都遭不住,寫副字,送首詩,省錢又不失面子,真的實惠。

“到了隴州,你也不要真的自爆自棄,多瞭解一些西夏的局勢,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盛長柏按著顧廷燁真的被貶嫡的情況,真誠的囑咐道。

盛長柏雖然心心念唸的都是收回燕雲十六州。

讓大周重新擁有天險,獲得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但也明白,大周沒可能直接去北伐。

不把遼國的小弟西夏收拾了,就不可能在幾面受敵的直接伐遼國去。

大周現在首要需要針對的還是西夏。

西夏也確實不老實,隔個幾年國力強盛了,就惦記上了大周的膏腴之地,想要割大週一塊肉,獲取更大的利益。

或者是遇到什麼天災人禍,國內不好過了。

就會向大周發起戰爭,試圖從大周身上咬一口,以外部矛盾解決自己國內的內部矛盾,給自己回血。

“放心吧,我自不會蹉跎歲月。”

“嗯,如果在那邊遇到合適的人,你還是早些的成個家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人娶媳婦,真沒有顧廷燁要娶媳婦這麼難。

也是沒有了長輩給操持,不直接來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顧廷燁就喜歡不切實際,追求自己配不上的人。

好高騖遠,高不成低不就,二十大幾,在大周人已經快到了中年了,連個媳婦都沒有。

遇到這種貶嫡的時候,倒是很省心,沒有拖累,不用拖家帶口,但是長期下來這也不是個事。

顧廷燁如果想要找“真愛”的話,這時候又陷入了人生谷底,是最容易找到真愛的時候。

沒權,沒勢,沒錢,現在還願意嫁顧廷燁的女人,大概就是真的看上顧廷燁的人了。

五大三粗,天生神力,顧廷燁這一款,在西北戰爭多,局勢不安穩,少數民族風氣嚴重的地方,還是很有市場的。

說不定就被吐蕃,回鶻,党項的哪家部落酋長給看上了。

“我想要娶的是高門貴女。”顧廷燁擇偶的執念,還是沒有變過。

“這個時候,你就別什麼高門貴女的了,酋長的女兒,一樣的貴,許多都是一國公主。”盛長柏玩笑道。

因為大周普遍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原因。

大周對異族,還是很看不起的,真要和這些人通婚,直接就會被視為蠻夷了。

顧廷燁傳統觀念,執念那麼重,勢要娶高門閨女,就是娶一個平民之女,也不可能真的娶酋長的女兒。

“二叔,二叔。”

兩個人在涼亭之下,喝酒話別的時候,就又聽到了一陣呼喊。

“元若元若)!”

聽到了這個聲音,兩個人同時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