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在裝病,當然了心情不順,就是真的氣病了也正常。

皇帝的身體情況,一直就是真真假假,不讓朝臣真瞭解的狀態。

然後沒了皇帝之後,朝堂執行的其實也挺流暢。

只是這一天,盛長柏在御史臺衙門看卷宗的的時候,突然就停到了外面傳來了一陣突兀的鼓聲。

“外面是什麼在響?”

盛長柏問旁邊的一位老吏員道。

“御史,聽這個聲音,是有人敲響了登聞鼓。”老吏回道。

登聞鼓就設定在皇城的宣德門外,裡面就是朝廷的各個行政部門。

敲響了之後,朝堂各部其實大多都聽得見。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登聞鼓響,走咱們看看怎麼回事去。”

敲登聞鼓,其實就是告御狀,皇帝自覺主審不主審的不一定,但起碼事情皇帝肯定要過問一下的。

盛長柏在京城待了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見,多少還是有一些好奇。

雖然知道大周的上訴制度還算是開明,登聞鼓是真的可以敲,但是盛長柏也是真的還沒有見識過。

“盛御史,既然登聞鼓已經敲響,鼓院的人肯定就要把人接走,咱們現在過去,只怕是看不看到人的。”

“那就派個人出去,打聽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何事一定要鬧到上達天聽。”

盛長柏吩咐後,老吏也就差遣一個小吏,跑了出去打聽情況,既然真的敲響了登聞鼓,盛長柏還是覺得是有冤的多。

大周登聞鼓受理範圍雖然很廣,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軍期機密、陳乞恩賞、理雪冤濫及奇方異術、改換問資、改正過名,都在其中,鳴冤之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大周設定了登聞鼓院,管理登聞鼓,建言獻策,獻計獻方這些,其實到了登聞鼓前,就會受到鼓院官員的接待。

透過鼓院的官員,篩選了之後,決定要不要把策論獻給皇帝,不會真的敲響登聞鼓。

登聞鼓響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民告官,有冤情要上訴。

“出大事了,是有人狀告寧遠侯!”一盞茶之後,小吏回來了回道。

“顧廷燁他有什麼好告的?”

顧廷燁的黑點雖然很多,但是大多都是一些禮儀,作風問題,也沒有說有什麼事情,就要驚動人告御狀的。

“外面之人,要狀告顧廷燁霸佔家產,還有一位婦人狀告顧廷燁殺子。”

聽小吏這麼說,盛長柏反應了過來,顧廷燁的仇家,白家和朱曼娘,組團來找顧廷燁報仇來了。

趙宗全的禹州團伙,已經被搞了一個遍。

就剩下了一個顧廷燁還沒有被人搞,當然也不可能會倖免。

把顧廷燁留在了最後,是這些人想聯手給顧廷燁搞一個大的。

也是這些人要狀告的是顧廷燁,做事才會這麼違反流程。

老趙家的皇帝,雖然重用士大夫,但是對士大夫的防備心裡,同樣很重。

為了不讓文臣權利太大,沒有制約,也是制定了完善的上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