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也就讓盛長柏覺得,自己越來越有先去邊州,任職一番的必要。

要不然盛長柏也就跟趙家的皇帝一樣,插手軍隊,完全就是在紙上談兵。

帶兵作戰的將領,完全沒有自主權。

一切行動,都要按著出發前皇帝授予的“陣圖”執行。

哪天在何處紮營,何時埋鍋造飯,哪日在何處交戰,都需要完全聽從皇帝千里之外的遙控。

運籌於帷幄之間,決勝於千里之外,聽上去很美。

但實際操作中,戰場上的戰機瞬息萬變,稍縱即逝。

這種死板的指揮,只會貽誤良機,適得其反,導致大周的軍隊,一敗再敗。

老趙家自己就是武將做大,上位成為的皇帝。

所以對武將天生的提防和不信任,完全不給武將自主權。

所以說顧廷燁這個皇帝完全信任的武將,其實還是挺有用的。

“等這幾日,家裡的應酬少了,我就住到軍營裡去。”

“對,你現在潔身一人,無牽無掛,正是幹事業的時候,多忙一些公事多好。留在這偌大的澄園,你也不過就是應付那邊侯府的一大家子人,有何意義。

雖然你現在已經身居高位,位極人臣,已經做到了武將的極致,但現在大周還遠談不上太平,沒有到你可以馬放南山,刀兵入庫,享受太平生活的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顧廷燁這個要求軍營住的想法,盛長柏認為很好,很贊同。

一個大周的軍方大佬,不去忙正事,整天躲在家裡,跟後母玩宅鬥。

這大周朝的禁軍,還有什麼指望,談什麼強兵北伐。

“大周現在內憂外患,危機四伏我當然也都看在眼裡。”

顧廷燁還算一個清醒之人。

大周不少沒見識的人只會覺得,大周現在經濟繁榮,稅收一年比一年高。

只看汴京,大周完全是一副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場面,是最好的時代。

“收不回燕雲,契丹就隨時可以對大周長驅直入。汴京隨時處在兵鋒的威脅之下,你我永遠都該寢食難安,放鬆不得。”

還是要給顧二多輸送一些危機意識。

要不然顧廷燁現在基本也就達到了人生巔峰。

不管是權,還是財,都已經沒有可再追求的東西,眼看著整個人都要開始躺平。

……

皇帝耍了太后一把,無賴的奪回了玉璽。

太后發洩了一通,消去了自己的火氣。

皇帝已經佔到了便宜,沒有敢繼續得寸進尺,繼續刺激太后。

太后被騙了玉璽,在朝堂上也就完全處於了下風。

沒有了報復的能力,現在只能選擇伺機而動,等著皇帝犯錯,露出破綻。

然後朝廷之上,暫時的就又進入到了一段和平時間。

皇帝,太后,宰相,也就能聚在一塊,安心的把朝廷裡面的正事給辦一辦。

辦正事的話,最主要的就是要處理各處的天災人禍。

大周朝的國土面積也不算小,南北,東西跨度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