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炎敬來說,租房完全成了最大一個負擔。

家裡經濟條件很是一般,屬於那種,多參加幾次科舉,就能把家裡考破產的貧寒之家。

接到盛紘的邀請之後,也就很迅速的搬了過來。

後面也有三個盛紘的故交同年之子,也搬了過來。

雖然到盛家拜訪的不只是這些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在汴梁都沒有更親近的親朋。

各種原因,到盛家過來住的就是這三位。

最後一位,就是李鬱,盛家的姻親故交之子。

李鬱和大房長梧是親老表,本來是在長梧家裡住的,接到盛家的邀請之後,就從長梧的家裡搬到了盛家來住。

相比於長梧這個武將的家裡,明顯還是盛家這樣的文人家裡,更適合溫書備考。

不說有一同要科舉的舉子一塊方便交流,有盛紘、盛長柏這兩個已經科舉上岸的科場前輩,方便請教。

單是盛家現在已經藏書上萬冊書的私家書樓,汴京城裡就找不出來多少家。

李鬱算是盛家宥陽老家的一個可造之才,從地理因素來說,天生就適合盛家栽培,培養為自己的羽翼。

盛長柏當初回去宥陽那趟,沒看到李鬱的原因,是因為李鬱在外求學。

宥陽還說不上是一個文興之地,本地還是挺難培養出進士之才的。

大概只有等盛紘,什麼告老,並且回鄉居住的話。

在家鄉投身教育事業,才有可能讓宥陽,文教興盛起來。

……

“柏兒,和他們接觸幾個接觸了已經有一段時間,你覺得這幾個舉子裡面,誰有最可能在這科就中榜?”

盛紘讓幾個人住在家裡,也不是單純的好心,還是為自己考察女婿為主。

就是王若弗也不是一個大氣之人,讓幾個人住在家裡,各方面的照顧著。

也是覺得盛紘故交之家的舉子,是家境殷實的官宦子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作為如蘭的備選,王若弗才盡心盡禮的招待著這些人。

不只是給提供房子住,提供僕人伺候,提供一日三餐,就是連冬衣,碳石都給提供了。

今日算是清閒,王若弗就叫上盛紘,盛長柏討論起來了這些舉子。

“母親,我看幾位世兄人品才學都是上等,這科都有不小的中榜機會。還是讓父親先說吧,父親宦海沉浮二十餘年,比孩兒有識人之能多了。”

盛長柏公式話的誇獎了一下之後,就讓盛紘先說。

有自信從外地趕路來科考的舉子,對中榜當然都是有一些希冀的。

自身的能力都不會太差,基礎方面可以說都勝過了盛長楓。

“文舉子這段時間的課業進步最大,想來按著這個速度進益下去,等到明年春闈,會有不小的可能中第。”

即使有了其他的舉子過來,和自己相似,有良好基礎印象的原因,盛紘最看好的還是文炎敬。

文炎敬文章本不算最好的一個,盛紘也能挑出來文炎敬進步最大這個優勢。

相比於盛紘的三個故交出身官宦之家,有科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