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進自己院之後,羊毫就對盛長柏說道。

“行,等一下了我過去一趟。”

這時代,對人表示親近的方式,就是帶著見家裡人。

盛長柏換衣服,梳洗,整理一番之後,來到壽安堂。

就看到裡面,壽安堂正廳坐著了四個人,上首坐著盛老太太和一個陌生的老太太。

下首坐著明蘭和一位陌生的年輕男子。

兩個老的,兩個年輕在分別聊天,氣氛看上去還不錯。

盛家孫輩的其他人都是閒人,整天在家應該是早就見過賀老太太了。

所有盛長柏到的時候,屋裡就只有這幾個人。

“長柏,你放衙回來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賀家祖母,這是賀弘文……”

各自見過禮了之後,兩個老太太在屋裡聊天。

由盛長柏和明蘭,帶著賀弘文在盛家的花園裡面轉一轉。

當初盛老太爺,給家裡擴建這片花園,還是很有必要的。

家裡來了客人,總有地方轉一轉,不用一直待在屋裡。

出來之後,主要的還是明蘭和賀弘文兩個人再聊。

兩個人在宥陽接觸過一段,本來就更熟悉。

賀家祖孫來盛家,也是奔明蘭來的,這是兩家人心裡都清楚的事情。

盛長柏跟著兩人,主要就是起一個避嫌的作用。

有盛長柏跟著,就不會出現孤男寡女的情況。

以兩個人現在的關係,還不適合太過親近。

既要給兩個人接觸的空間,又不能太過親近,還是挺麻煩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了盛長柏和賀弘文也聊了一點,兩個人能聊到一塊的,就是各地的風土人情和醫學。

賀弘文不參加科舉,只願一心從醫。

盛長柏和賀弘文聊醫學,也算考察了賀弘文的專業才華。

賀弘文的醫學基礎打的很好,現在欠缺的就是診病經驗。

無愧家裡世代御醫的家傳,學醫不比要科舉的讀書人,讀書讀的少,吃的苦也不少。

賀弘文在這個年紀,基礎就打的這麼紮實,可見是一個聰穎,上進之人。

能把自己的專業學好,倒是在盛長柏這裡加分了不少。

等著賀家祖孫走了之後,盛長柏叫上了明蘭問道

“六妹妹,你覺得賀家哥兒怎麼樣?”

“賀家哥哥挺好的,人品好,醫術也好,聽說賀家哥哥已經開始坐館看診了。”明蘭禮貌性的回道。

“那其他方面,六妹妹對賀家哥兒,可有評價?”

“賀家哥哥真的是所學甚廣,二哥哥你寫的醫書手冊,賀家哥哥也是讀過的。”明蘭的這個回答,明顯有點答非所問。

盛長柏搬運過來的三字經,有皇帝幫著推廣,效果很好,已經普及到了各個縣鄉。

赤腳醫生手冊這些年的推廣也還可以,大周大部分的州府,已經都可以買得到這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