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柏又拿出來一個收成單子出來,遞給了王若弗繼續說道“母親,孩兒在莊子裡,最重要是測試出了良種的效果,這些新品種黍、稻,稷、菽,種植之後,普遍的可以增產兩到三成,”

“好啊,這樣豈不是莊子的歲入,要增加兩三成了?”王若弗驚喜的說道。

雖然沒有差過錢,但是為了自己的三個兒女,王若弗還是很喜歡錢的。

時代所限,大周朝不管是娶婦,還是嫁女,一份厚厚的嫁妝或者聘禮是少不了的。

兒女婚嫁,對於家庭的負擔,不比後世要輕。

時代雖然不同,但是喜歡的攀比的人性,和後世沒什麼兩樣。

娶婦嫁女,把父母折騰的傾家蕩產,那是常有的事情。

不只是平民之家,操辦不起兒女婚事,導致家裡一堆的剩男剩女。

就是官宦人家,不善經營的話,同樣是經不起這種事。

什麼階層對應的是什麼檔次。

普通的莊戶人家,給兒子準備房子,良田,耕牛,現錢,相當於房子,車子,票子。

給女兒準備金銀首飾,頭面,田產,彩鍛,絹布。

官宦之家,兒子比較省錢,只單單送一些聘禮就夠了,也就是金銀首飾,現金現銀,綾羅綢緞,各種水果,酒,肉。田莊鋪面,不強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但是嫁女,就是需要什麼都有,金銀,綢緞,莊子,鋪子,傢俱,生活用品,十里紅妝,儘可能的厚嫁了。

“母親,那倒是也沒有,新作物種植的田畝不多,今年莊子收入比往年多不了。為了來年可以大規模推廣,我把今年良種的收穫都帶了回來。等到秋播的時候,我準備多種一些麥子,母親可以期待明年莊子,歲收可以多上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種田也是不能停的事,剛剛收穫沒有多久,這一季又該種小麥了。

“這一季收穫不錯,以後莊子種什麼,就由柏兒你決定吧。”

有了實證,王若弗對盛長柏進行了進一步放權。

...

盛長柏繼續種田事業,一做就是又做了兩年。

結果就是除了盛家的田莊,都換成了盛長柏的良種之外。

一些和盛家,有交情的親朋故舊也有不少的田莊,都換上了新種。

商業再發達,這封建社會也是以農為本的。

不管是商賈之家,還是官宦之家,有錢了之後,多置田產,都是第一選擇。

在大周朝行商是興家之術,種田才是固家之本。

有錢的商賈,少有不是大地主的。

兩年時間過去,又是一年秋,又到了州試之時,在外求學數年的顧廷燁,也回到了京城。

“則誠,咱們一塊去勾欄耍耍去啊,好幾年沒有回汴梁,我對這汴梁城都陌生了。”

回到東京之後,顧廷燁就跑來了盛家找盛長柏。

盛長柏對顧廷燁挺冷澹了,但是顧廷燁可能就覺得兩個人在遊船上面,共同經過一番生死,是好朋友,就喜歡找盛長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