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又過省試(第1/4頁)
章節報錯
因為策論,要考的都是朝廷的實事,外地舉子,想要躲進屋裡讀書,那也不可能。
多瞭解一點朝堂動態,也能提前預測一下題目。
私下提前多做一點準備,針對性的練習一下,多寫幾篇文章。
在這點上,官宦人家,又是大佔便宜。
盛長柏這種,自己爹就可以參加朝會的官二代,就更佔一些便宜。
這段時間以來,盛紘參加朝會,下衙之後,朝堂上的大小事情,都會給盛長柏講述,分析一遍。
科舉已經在不斷的改革,儘可能做到公平,公證,公開。
但是官宦人家,還是在好多地方,或多或少的佔到優勢。
所以詩書傳家的讀書人家,制定好嚴謹的家規和家風,也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傳承幾百年的簪纓世家。
如果不是很多家風好的文人,講究氣節,講究民族大義。
在改朝換代的時候,不願意被異族統治,也不願為異族出力,真實歷史上,能傳承千年的世家會更多。
普通貧民子弟想要考中進士,算是地獄難度的話。
盛長柏想要考中進士,頂多算是噩夢難度。
再考慮到從師資,教材,見識,官宦人家對貧民之家的全面超越,盛長柏的科舉,說是普通的困難模式也不為過。
因為盛長柏要參加春闈,這個春節,盛家也過的簡簡單單。
沒有賓客盈門,沒有大肆慶祝,安安靜靜,過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新年。
不要讓春節的喜慶和吵鬧,影響到盛長柏待考的狀態。
雖然盛長柏不需要這些,但普通考生,在考試之前,太過於放鬆,總不是一件好事。
點點滴滴,都是盛家三代科舉,傳下來的寶貴經驗。
……
新年的氣氛剛過去,因為春闈,汴梁城還是一樣的熱鬧,時間來到了二月,也到了朝廷舉辦春闈的日子。
“系統,簽到!”
“恭喜宿主獲得銅錢兩百,慄五斤。”
省試這麼重要的日子,系統也沒給盛長柏什麼驚喜。
但是這麼簽到了二年多,盛長柏也發現了,簽到對於自己來說,不是沒什麼用。
錢是小事,沒什麼胡亂操作的話,盛長柏這輩子不會出現缺錢的情況。
簽到一些熟食的話,也算平常,只能滿足一下盛長柏的口腹之慾。
但在現代沒怎麼重視過的五穀雜糧,在這個年代,算是一個驚喜。
吃的話,盛長柏不差這點東西。
但是用來做種子,這些東西就很珍貴了,這些大米,小米,高粱,大豆的,在這個年代都算是良種。
玉米,紅薯,土豆,雖然還沒有簽到過。
但幾十年下來,總有機會,有著這幾樣高產的農作物,也就有了糧食產量暴增,人口大爆炸的基礎。
這次簽到的慄五斤,也就是小米,也還算不錯。
但是現在盛長柏操心不了這點事,怎麼也要考中進士,在家裡和朝堂,都能做一些主之後,再考慮推廣良種的事情。
省試和州試的考試流程相似,考試內容也差不多。